朱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洗钵修斋煮茗芽 - 洗钵(洗净僧钵,即清理修行场所的工具)。 - 修斋(修习斋戒,即遵守佛教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等)。 - 煮茗芽(用茶芽泡茶)。 译文:我清理了僧房中的器皿,为修行做准备。我修持斋戒,清净身心。闲暇之余,我泡制了一壶好茶,享受其中的宁静。 2. 道心涵泳静尘砂 - 道心(佛教修行者的心性)
诗句原文: 笑拂蛾眉出镜中, 君王遣妾为和戎。 后宫粉黛三千辈, 谁有长城尺寸功。 注释解释: - 笑拂蛾眉出镜中:形容王昭君的美貌如同画中走出,她的美貌足以让人忘记所有的忧愁。 - 君王遣妾为和戎:指汉元帝派遣王昭君远嫁匈奴,以和戎边患。 - 后宫粉黛三千辈:形容后宫妃嫔众多,这里特指那些美丽的宫女们。 - 谁有长城尺寸功:意指谁能建功立业,像长城一样伟大。 赏析:
丙戌中秋,我在刘海村的席上得到“鱼”字。 将军昨天派人送来书信,拉着客人赏月却误了我。 金闺三彦钟与徐,早来税驾乘篮舆。 朱陈二老巾柴车,雪翁石师如满如。 王郎气骨真璠玙,吾家阿咸老于渔。 同来宾从异襟裾,缁黄素白隘林庐。 相逢一笑临前除,以齿列坐青籧篨。 情亲道合礼法疏,中有勤敬无虚誉。 浮云散尽凉雨余,皓魄飞上青冥虚。 广寒楼阁仙人居,沆瀣气逼逍遥墟。 桂花飘风流绮疏,碧池尚有红芙蕖。
诗句原文: 一从尼父罢弦琴,寂寞哀音直至今。 留得杏花坛上谱,后人传指不传心。 注释: - 一从尼父罢弦琴:指的是孔子不再弹琴的故事,表示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 - 寂寞哀音直至今:表达了对孔子音乐才能的赞赏,认为他的音乐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 留得杏花坛上谱:留下了杏花坛上的谱曲,意味着这些谱曲被后人保存并传承下来。 - 后人传指不传心:意味着虽然技艺可以被模仿
【注释】 彭城:今江苏徐州。 争如:何如,怎样好。共结青山社,意指与友人一起在山中结交朋友。 【赏析】 《题东滨画扇兼柬伯兄丰厓》是诗人寄赠给挚友的一首送别诗。诗中以彭城风雨为背景,抒写与友人分手时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真意切,语言质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留恋之情。 汉水汤汤,蜀道难,彭城风雨隔江关。 译文:汉水流波滚滚,蜀道崎岖艰难,彭城的风雨隔绝了江边的道路
【注释】雪窗:指室内的窗户。画兰:以竹枝画成兰花。四绝:指《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苍苔白石蔽芳丛”一句中的“芳丛”,指的是花丛。“湛露幽香湿翠蓬”一句中的“湛露”指的是露水,“幽香”指的是香气,“翠蓬”是指荷叶。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
【注释】 白云:形容山间云雾缭绕。黄叶:指深秋时节的落叶。转蕙花:比喻佛法的流通和普及。楞伽:即《楞伽经》,佛经名。 【赏析】 此诗是说:满山遍野都是白云和落叶,又见光风普济,蕙兰之香四处传播。无须用薰炉点燃沈水来熏香,只可一帘香霭,读《楞伽》经。 “白云”句写眼前所见,“黄叶”句为想象之景。诗人由眼前景象生发联想,以“白云黄叶满山家”起兴,进而想到人间万物,都离不开佛法。“又见”句承上启下
在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的笔下,水仙花以其独特魅力跃然纸上。这首诗《题水仙花四首·其三》描绘了水仙花的独特韵味与气质,通过对粉额、练裙和纤细腰肢的细腻刻画,以及汉武长门夜的典故,将水仙花比作天仙下凡,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前两句“粉额涂黄亸翠翘,练裙和露束纤腰”通过丰富的色彩描述,勾勒出水仙花的娇艳与清新。这里的“粉额”象征着水仙花的娇媚
【诗句释义】 冬晓:冬天早上。 布被寒多夜更长,南荣早起爱朝阳。 布被:粗麻织成的被子。 寒多:寒冷更多。 夜更长:夜晚更漫长。 南荣:南方的太阳。 早起:早早起床。 爱朝阳:喜爱太阳。 教儿莫扫阶前叶,留与苍苔护晓霜。 教儿:告诉儿女。 莫扫:不要扫。 阶前叶:台阶前的落叶。 苍苔:青苔。 护晓霜:保护早晨的露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冬天早晨景象的描绘
注释:学习绘画就像学习禅宗,墨君的画法自然天成。在纸上看百年来的艺术,仿佛能闻到香气,这香气就像是麝香的味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雪窗下的兰花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兰花的赞美之情。首句“雪窗学兰如学禅”,将学习画兰比作学习禅宗,寓意深刻。二句“墨君生意自天然”,称赞墨君的画艺自然天成,没有矫揉造作。第三句“百年纸上看图画,仿佛幽香起麝烟”,描绘了一幅百年来的兰花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