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汝言的《壬寅除夜》,其内容如下: 岁岁逢除夜,家家办酒觞。 —— 每一年除夕之夜,各家都要准备酒宴庆祝。 留穷殊不恶,却老更无方。 —— 即使贫困潦倒,也毫不觉得不好;即使衰老无力,也无能为力。 夕漏馀寒滴,春灯候曙光。 —— 随着夜幕降临,余下的寒露滴滴答答地滴落下来;待到天亮,人们点燃春灯,等待着第一缕晨光的到来。 静听童稚喜,犹忆少年狂。 ——
孙朴居携酒东林玩月二首 胜境缘人绝,高情与世违。 携来习池酒,兼得少陵诗。 美在浑无度,狂多不觉疲。 盘中杂莲藕,擘玉缕冰丝。 注释:胜境缘人绝,高情与世违。指美好的地方很少有人去欣赏和享受,而那些高傲的人则与世隔绝。携来习池酒,兼得少陵诗。带着习池的美酒,又得到了杜甫的佳作。美在浑无度,狂多不觉疲。这里的美在于它没有限度,人们沉迷其中不会感到疲惫。盘中杂莲藕,擘玉缕冰丝
【注释】 逢(féng)虎跑寺:在今杭州西湖之东灵隐山麓。虎跑寺是唐代高僧慧理所建,相传为六代祖师慧理的道场。寺因寺旁的虎跑泉和古树而名。 【赏析】 这首诗是怀念故乡的情思之作。首句写“逢”虎跑寺时的情景:月色清朗,泉声潺潺,令人神怡,仿佛又回到了故乡。次句写自己对故乡虎跑寺景物的熟悉,如泉水、古树,都记得清清楚楚。三四句写景,写景中含情,秋树落叶,红果满枝,晚钟回荡,白云缭绕,景色优美迷人
西麓 一轩含万景,西麓道人家。 花事春常晚,夕阳山更佳。 卷帘飞宿鹭,鸣磬集归鸦。 记得看秋雨,焚香啜茗芽。 译文: 西麓的风景如画,一轩之内包含了所有的美景,这里是隐士的家。春天的花事总是稍晚,但夕阳下的山景更加迷人。卷起窗帘可以看到飞翔的宿鹭,敲击着磬石聚集归来的乌鸦。还记得在秋天观看雨中景色时,点燃香炉品尝着新茶的味道。 注释: - 西麓:指代隐士隐居之地,通常位于山的西侧或水边。 -
【诗句释义】 放宫人:被释放的宫人。玉貌委深宫:形容女子美貌如玉,身在皇宫中却无法自由。宫花几度红:形容宫中的花朵开了好几次又凋谢了。忽闻开锁钥:突然听到开启门锁的声音。相唤出帘栊:被召唤着打开窗帘。省得归人世:意识到已经回到了人间。犹疑是梦中:怀疑这一切是不是梦境。半生憔悴眼:形容岁月蹉跎,容颜苍老。拭泪见春风:流泪望着春风,感叹时光易逝。 【译文】 玉容娇艳却困于深宫,几回花开又几回凋零
【注】姑嫜:婆婆。 新嫁娘 三日新嫁娘,上堂拜姑嫜。 含羞理珠翠,纤手整衣裳。 侍婢潜窥觊,邻娥窃较量。 它时论妇道,应不在容妆。 译文: 三天后新嫁娘,上堂拜婆婆。 害羞整理珠翠,细心梳理衣装。 侍婢偷偷观察,邻家女子暗比较。 以后讨论妇女之道,不必再谈容貌妆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女子的诗作。首句“三日新嫁娘”点明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新娘在婆家的表现
归舟 榆柳绿阴成,菰蒲野水生。 好风催挂席,迟日衍归程。 麦熟吴蚕老,桑稀布谷鸣。 南山横一抹,渐觉近人明。 注释:榆树和柳树长出的绿叶形成了茂盛的树林,野地里的菰蒲也长出来了。 一阵好风吹来,可以挂帆启航了。 太阳慢慢落下,我回家的路程又多了一天。 麦子成熟了,养蚕的人开始老了。 桑树稀少,只有那些像小铃铛一样的布谷鸟在叫着。 远处的南山被夕阳的余晖映照,变得十分明亮
百年过七十,去多来日少。 行乐须及时,岁月秋已杪。 今辰重阳节,木落霜雨晓。 风流石林师,肃客入林窅。 木钵崇嘉蔬,铜瓶贮清醥。 扪萝蹑重岩,采菊披丛筱。 履历崄巇尽,畅然凌物表。 长歌应林谷,远眺极茫渺。 仰面青天低,俯首沧溟小。 太息寰宇内,蝇蚁何扰扰。 日暮下山去,西麓集归鸟。 兴剧有馀欢,残尊月中了
三年索居贫且苦,颜色凄凉心独古。 机中锦字织不成,镜里青鸾为谁舞。 夫婿天涯消息稀,洞房泪湿蛟绡衣。 人传荡子底心性,别恋红楼终不归。 共惜芳菲令再嫁,翠眉羞向他人画。 闭门落花风雨寒,低头忍饿蓬蒿下
碧峰禅僧坐化死,闭目含笑生欢喜。 外人争看活弥陀,累日门前闹如市。 平生不聚一文钱,死后能结千人缘。 若道修行无证果,何得此有僧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