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彻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通过描写山头日落时击鼓、竹下风清时吹萧等自然景物,以及茅檐中酌酒未尽而月色渐高的景象,表现了田家乐的欢快场景。全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 【答案】 译文: 夕阳西下在山头击鼓,清风拂面吹过竹林。 茅檐中斟满美酒还未喝完,月色升起渐渐照向林间。 赏析: 此诗为《田家》组诗之一。首句“日落山头”交代了时间;次句以“击鼓”点明节令是暮春时节,也烘托了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歌,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概括、总结。 武陵道中:指从武陵县到黄陵的途中。即事:即景抒情。歇马:停止马匹休息。夕阳西下:日落。开尊:斟满酒樽。皓月生:明月升起。庭前树影:庭院里的树木影子倒映在院子里。忽闻溪上钟声:忽然听到溪边寺庙里敲钟的声音。 译文: 停息马匹,在夕阳西坠之时,我停下马来歇息。斟满杯酒
注释:提着酒杯,盛酒浆。 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都长寿康宁。 官府不催促,欢乐无法抵挡。 赏析:本诗是一首表达对父母亲健康长寿祝福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父母的欢聚场景,以及饮酒作乐的快乐感受,表达了对父母亲健康长寿的深深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官场风气较为清明,官员们不催逼民工,使民工能够快乐地生活
注释: 禽言五首 其五: 禽鸟的叫声,五章之一。 唤起,鸡啼叫时天快要亮了。 大郎艺麻,小郎种黍。 大儿子学织麻,小儿子学种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大郎学织麻和小郎学种黍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和谐的田园之中。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篇
注释:播谷,播种谷物。蔪(wěi)尔劳,不要劳累。尔腹可枵(xiāo),你的肚子可以空荡荡的,官府不会饶过你。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辛勤耕耘而不得好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他们辛勤劳动的赞扬。全诗采用四言句式,语言平实朴素,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①青龙剑:古代宝剑名。②绿玉琴:古代美琴。③郢中曲:楚国的民间歌曲。④双飞禽:即“双鹤”,传说中长寿鸟。⑤徘徊:形容心情不定。⑥仰见:抬头看见。⑦双禽:指双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以青龙剑酬赠友人,并自比为歌者、听者、舞者、观者。诗中以青龙剑喻自己,绿玉琴喻所赠之物,郢中曲喻楚歌,双鸟比喻知己,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赞颂。此词写赠答,而以赠答为题,意在表明自己的志趣所在
诗句如下: 白水乱舂沙岸,青萝半掩柴门。 译文: 清澈的河水在岸边乱冲乱舂,绿色的藤蔓覆盖了半掩着的柴门。 注释: - 白水:指清亮的河水。 - 舂:冲击、冲刷的意思。 - 沙岸:河岸。 - 青萝:一种植物,此处形容其颜色。 - 柴门:简陋的门。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注释】 彭彭:马鸣声。骐(qí)馵(jié):一种良马名。矫矫:形容骏马高耸的样子。 君子:这里指所爱的人。 恻(cè):伤心,悲痛。 【译文】 那匹骏马在黄河边奔驰, 它矫健而高耸的蹄子没有套上轭绳。 那有德之士啊!你让我心如刀绞。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位男子爱慕一匹骏马。骏马在黄河边奔驰,显得矫健而有力;它的蹄子没有套上轭绳,显得自由自在。“矫矫”二字,不仅写出了马匹的雄健英迈
【注释】 1.古意:即《古意》二首之一。 2.南山:指华山,以山南为上,故称。 3.桂树:桂木,常绿乔木,皮青、叶香、花黄,可入药,亦供观赏,古人以之喻贤才。 4.连理枝:两棵树的枝条相合,比喻夫妻恩爱。 5.今兹杨柳:今年春天的杨柳,借指春天。 6.陇头水:陇头,泛指关塞。陇水,指渭水支流之一的清水。 7.东西驰:东去西来,形容流水奔腾不息。 【赏析】 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诗
注释: 雁群飞过只是停留在高高的云层中,人行走时却无法到达空空的山谷。 我闲看几朵红色的梅花,独自坐在一旁的青竹丛中。 赏析: 《田家乐》是元代诗人郑光祖的作品,共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通过雁群和人行在高云、空谷、红梅和青竹之间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第一句“雁度只在高云”描绘了大雁飞翔时只停留在高高的云层中,无法到达地面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