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玉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扬州春色夸前古 - 扬州春色:指扬州地区春天时的美丽景色,这里用来形容扬州的春色之美,令人赞叹。 - 夸前古:表示这种景色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美丽景象。 2. 百尺危楼瞰江渚 - 百尺危楼:形容高楼非常高,危险而又引人注目。 - 瞰江渚:从楼上俯瞰江中的沙洲,描绘出一幅高楼耸立、江水环绕的画面。 3. 翠辇曾闻此地过 - 翠辇
这首诗是北朝民歌中比较有名、较流行的《木兰诗》的“木兰辞”之一,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下面是逐句的解析: 1. 冰销催就鲛人织,珠帐逶迤施九緎。 (注释:冰块融化后,水波荡漾,如同鲛人的手指在织布) 译文:冰块融化后,水面荡漾开来,如同水波中的鱼在织布。 2. 浑河昨日绿千寻,一点鸭头留不得。 (注释:昨天的浑河水面像绿色的草地一样宽广) 译文
``` 红树山亭自远,落花一卷无尘。 鸡犬不知有汉,鱼鸟自来亲人。 ``` 注释解析: - “红树山亭自远”:描述远处山亭的树木是红色的。 - “落花一卷无尘”:形容一片落花如同一卷,没有一点尘埃。 - “鸡犬不知有汉”:比喻周围环境宁静得连家禽家畜也感觉不到时间的变迁。 - “鱼鸟自来亲人”:表达自然界中的鱼和鸟自由自在地与人亲近。 译文: 在遥远的山亭旁,红色的树林在视野中显得特别醒目
古道近通杨子,名园直偶辟疆。 借问竹西歌吹,何如花下壶觞。 诗意解析: 1. 第一句“古道近通杨子”描绘了古道与临近之地的关系,表达了古道的古老和接近杨子的地理环境。 2. 第二句“名园直偶辟疆”说明名园的存在直接扩展了地域的边界,强调了名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扩大。 3. “借问竹西歌吹”反映了诗人想要了解竹西地区(可能指附近的某个景点或文化区)的音乐和歌声。 4.
【注释】 茫茫:广大无边。 无边际:没有界限,指范围广阔。 万里青天蒙气闭:指天空被阴云遮住,一片昏暗,看不见太阳。 故纸:指旧书、古书等,泛指书籍。 但逢故纸作生涯:只有通过读书才能维持生计。 谁识笔头有三昧:谁能真正理解书法三昧(即书法的真谛)呢? 羡君艺苑独超群:我羡慕你(在书法艺术上)是独一无二的。 含毫:持着笔。 解作千秋计:能为千秋大业着想。 赫蹄片片生春云:形容书法作品的气势蓬勃
注释:不必奇怪,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真的,神人能鞭打巨石,也是真的。请看那一片平地,忽然间出现了数座山峰,它们在秋天里呈现出碧绿的景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无限生机。诗中的“愚公移山”和“神人鞭石”等典故,寓意着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而“一片平芜”和“数峰秋碧”等词语,则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采莲曲 芙蓉花发江风香,鸳鸯双飞入金塘。 绿杨堤畔谁家女,并着兰桡斗艳妆。 玉溆烟残初过雨,越罗衣袂凌风举。 采莲一曲遏红云,却笑荷花不解语。 江头扶荔光陆离,千树万树红霞披。 烟销初褪玉肌露,双手贻郎不自持。 越来溪水还东注,那见当年浣纱处。 人生行乐须及时,不用五丝延命缕。 注释: 1. 芙蓉花发江风香:芙蓉花开,香气飘散到江面上。 2. 鸳鸯双飞入金塘:鸳鸯鸟双双飞入金色的池塘。 3.
诗句解读 银蟾浩波江骨冷 - 银蟾:月亮的别称,这里指月亮。 - 浩波:广阔的水面,形容江水浩渺。 - 江骨冷:比喻月亮映照在江面上,如同冰冷的骨头一般。 散步高原踏槐影 - 散步:漫步。 - 高原:指的是宽阔的平原地带。 - 踏槐影:踏着槐树的影子,形容行走时的影子随着时间或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清辉盈手笑相贻 - 清辉:明亮的月光或光辉。 - 盈手:形容月光明亮到可以用手捧取。 -
注释:水榭和茅堂各自矗立,溪桥和石磴相连。记得春天时山中景色,红崖碧洞依然存在。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真州(今江苏仪征附近)山水风光的诗。首联描写了水榭茅堂与溪桥石磴相分离而又相连的景象。颔联回忆春天时山中的美丽景色,丹崖碧洞依然存在。颈联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怀念之情。尾联抒发了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全诗通过对真州山水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注释: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正要去赴约西陵。请不要让那东风把花鸟吹落。 赏析:这是一首咏春词,写春光明媚之时,作者与情人相会于西陵。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春风”,即春光。 “相逢行”是词的标题。这首词写的是春光明媚之时,作者与情人在西陵相会的情景。上片写景,“春明好”三句写春色之美好。“春明”为地名,位于今安徽合肥境内。此词是作者与情人相会时所作。 “莫遣”两句写诗人对情人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