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昭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原文 拍天秋水浩无涯,尘袜凌波任溯洄。 安得微躯轻似许,同过弱水看蓬莱。 译文 拍击天空的秋水无边无际,我踏着轻盈的足步任凭水流回旋往复。 谁能得到如此轻盈的身躯?一同渡过弱水,观赏蓬莱仙山的美景! 注释 - 拍天秋水浩无涯:拍打着广阔的天空和无边的秋天之水。 - 尘袜凌波任溯洄:穿着被水弄脏了的鞋子,任由自己在水面上任意回溯。 - 安得微躯轻似许
【注释】 六月十六日,即农历六月初六,为夏历五月三十日。晓起,清晨起床。浮生,指人生短暂如浮萍之漂浮于水上。无计挽流光,意为无法挽留流逝的时光。屈指,扳指计算时间。又惊秋,又到了秋季。 【赏析】 此诗写作者因年华易逝、时光荏苒而引起的感慨。首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后两句以虚写实,写景寄情。全诗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首联“浮生无计挽流光,岁月催人似箭忙”是说,在人生的旅途中
【注释】秋满乾坤菊有花:秋天,菊花盛开的季节。乾坤:天地间。 筼筜经雨玉无瑕:筼筜(wèn dāng),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可食。雨后竹叶晶莹剔透如玉,但无人为雕琢,自然天成。 苍然太古云根石:苍然,指青翠的样子。太古,远古时代。云根,云朵的根基,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崖或树木。 饱阅风霜共一家:饱阅,充分经历。风霜,风雨和霜雪。一家,这里用“一衣”代指,意思是共同经历风雨、寒暑。
《梨岭道中十八首》为南宋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十一首,描写了诗人在梨花盛开的时候,沿着山路行走,看到溪边的石头被水流冲刷,发出清脆的响声,感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花发不知名 - 花朵开得茂盛,但不知道是哪种花。 2. 水落石潭响 - 水流减少,石头上的积水发出声响。 3. 山川争秀丽 -
【注释】 郁葱佳气:指春色。絇晴霞:照耀着晴天的云霞。维岳钟英:即“维岳钟秀”。少保:官名,唐以后以勋官兼领,称为“少保”。汤饼:古时用面粉做成的食品。沉檀:香木名。袅:形容香气飘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贺延平祝贺生子而作的。 首句写春天景色,点出生男之喜;二、三句写贺家子女的才华出众和家庭的幸福美满;四句借物喻人,以椿树增翠、萱草着花比喻贺子成长;末句则祝愿贺家子孙繁衍昌盛
注释: 四曲:武夷山的四条溪流,即九曲溪。 回看:回头望去。天际岩: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天际。 空翠:指山间的绿草如茵。 落:飘洒的样子。 毵毵:形容草木茂盛而长的样子。 个中:其中。何物:什么。尤:更加。清绝:非常清新、美丽。 云影天光共一潭:云和阳光一起映照在清澈的潭水之中。 赏析: 这首《棹歌》是一首描绘武夷九曲景色的诗作。诗人以游赏的视角
注释: 1. 举世逢春不解悲,春风应合笑人痴。 - 天下人都迎来了春天,却不理解春天的美好,反而觉得春天的风是可笑的。 2. 赏春只说春光好,白发侵头却未知。 - 欣赏春天的人只会说春天的景色有多美好,但是当自己的头发开始变白,却还不知道这是自然规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见解和感慨。首先,诗人认为天下人都迎接春天的到来,却不明白春天的美好,甚至觉得春风是一种可笑的存在
注释:这是对墨菊的赞美,也是作者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一种批判。 赏析:诗中“老圃秋风见此花”指的是墨菊在秋风中开放。“玉人相对总无瑕”则形容墨菊的美。“落英闻说堪延寿”表示墨菊的花期很长,可以延长寿命。“好散苍生百万家”则表示墨菊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整首诗通过对墨菊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注释】 晴曦:晴朗的阳光。 映:照耀,反射。 舞衣斑:指衣服上的花纹像彩蝶飞舞那样美丽。舞衣,指女子的服饰。 和风:温暖的春风吹拂万物。 笑颜:愉快、高兴的表情。 俯仰:低头仰望,抬头远望。 乾坤:天地,指国家或世界。 自幸:自我庆幸。 百年青眼:指年老仍保持青春的神态。青眼,指年轻人所特有的目光,这里泛指年轻。 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长安县南。 【赏析】
注释:我高兴春天回来了,但我却独自悲凉,因为即使是自然的力量再巧妙也难免有些不足。阳光普照在闲散的花草上,而那些幽静的地方,只有兰花独自开放,我想它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发现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春天里各种植物的变化进行观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看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他却独自一人感到悲伤,这种对比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孤独感。他看到阳光普照在闲散的花草上,但那些幽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