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昭
诗词原文: 瑶琴世路少知音,赖有梅花独可寻。 折取一枝良不俗,小斋亦足伴清吟。 注释译文: - 瑶琴世路少知音, 瑶琴:珍贵的琴,这里指代诗人自己的琴艺。世路:人世间的道路。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 赖有梅花独可寻。 赖有:幸亏。梅花:此处借指诗人心中的高尚情操。独自:独自一人。 - 折取一枝良不俗, 折取:采摘。一枝:一枝梅花。良不俗:非常美好而不庸俗。 - 小斋亦足伴清吟。 小斋
注释: 1. 阳月如春昼不寒,稀年寿酒足为欢:阳光明媚的月份就像春天一样温暖,稀年指的是稀少之年,也就是七十岁的人。 2. 蟠桃一实三千岁,青鸟传音约再看:蟠桃树结出的果实每3000年才成熟一次,用青鸟作为信使约定再次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姚松云翁七十岁生日的祝贺以及对他的长寿祝愿。诗人以阳光明媚的月份比喻春天的温暖,以稀少之年比喻七十岁的高龄
【注释】 题九仙观梅崖:在江西九江,相传李白曾游此。 奇崛石崚嶒(lénɡcēn):岩石险峻突兀。 千古:很久的年代。 结:结合。 知己:知心朋友。 双清:指庐山。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临庐山九仙观梅崖,凭吊李白,感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开头两句“老梅奇崛石崚嶒,千古风霜共结盟”,写景。“老梅”指梅花,因为梅花耐寒而不惧风雨,是坚贞之花;“奇崛”指山岩险峻奇特。“石崚嶒”指岩石高耸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聚会上,看到孟浩然寻梅图后,有感而发的作品。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盛唐风雅见遗音”这一句,表达了对孟浩然诗歌风格的赞美,以及对其诗歌的怀念之情。这里的“遗音”指的是孟浩然的诗歌风格,也就是盛唐时期的那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风格。 “千古斯人何处寻”这一句,表达了对于孟浩然这种伟大人物的寻找之难。这里的“千古”表示时间的久远
【注释】 1. 琅玕(láng gān):一种美玉。这里指山间的竹子。 2. 黄菊(huáng jú):黄色的菊花,这里泛指秋天的菊花。 3. 偏思尔:思念你。偏,偏颇,特指。尔,代词,指他年思恋的人。 4. 紫陌鸡声旅梦残:紫陌,指京城的街道,即皇城。鸡声,指鸡鸣声。旅梦,指旅途中做着异乡梦。残,指梦已醒而未尽兴。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首句“雨过琅玕湿未干”,写自己因秋雨过后,心情不佳
【注释】: 1. 闽山:指福建。 2. 闽关:即闽江口,在福州。 3. 今、古:指今天和古代。 4. 谁无憾:没有不遗憾的。 5. 早丐闲:早日得到闲暇。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陈文耀是福建莆田人,曾于清康熙年间任福建省布政使兼巡抚。他一生勤于政事,但因操劳过度而病逝于任上年仅五十岁。此诗为作者病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前政绩的总结和对身后名节的坚守。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自己生于闽地
宿车盘驿和陈文耀方伯韵 其一 行尽闽山几日程,马头人见楚山迎。 君恩未效涓埃报,垂老兹行敢为名。 注释:在福建的大山里,走了几天的路才到达驿站(宿车盘驿)。马夫看到前方是楚国的山,于是把车停下来。因为自己的功劳还不够大,所以不敢为这次旅行而出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福建山区的旅行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行走在闽南山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谦逊和自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昔年曾忆此逢君” - 关键词:“昔年”表示过去的某个时间,“忆”表达回忆或思念,“此”代指当前的情境或对象。 - 译文:回想起过去,我曾在这里与你相遇,那时你载酒东篱,花儿盛开。 - 赏析:通过“昔年”和“曾”字的运用,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2. “花满东篱载酒频” - 关键词:“东篱”通常指诗人的住所或者种花的地方,“载酒”指携带美酒
【注释】匡庐:指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烟雨冥蒙:云雾弥漫,看不见山峦。翣(shà):扇。 【赏析】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春,是一首抒写作者欲览庐山胜景而不得的感怀之作。诗一开头就说“我来欲览匡庐胜”,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是游览匡庐胜景。但正当他来到庐山后,却遇上了阴雨绵绵,使他不能尽兴领略庐山的美景。接着诗人说“烟雨冥蒙在翣时”,这是实写,但更主要的是虚笔托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素心长与碧山期,垂老无缘慰所思。 安得禅房分半榻,尘缨濯向竹间池。 注释翻译: 经常思念岭兰若和沈大参的韵律诗二首(其二) 我始终与碧山相约,如今垂老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怎样才能在佛门的禅房中分得一块榻位?让我洗去尘世的烦恼,再在竹丛间的池塘边濯净身心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沈大参而作。沈大参曾为诗人提供创作灵感,两人之间有深厚的友谊,所以此诗寄托了诗人对沈大参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