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用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黄廷用 步月河梁喜及秋,相看月色照东流。 无情最是城头月,流水何心管别愁。 注释: 1. 步月:步行在月光下的河流桥梁上。 2. 相看:相互看着。 3. 月色照:月光映照。 4. 东流:向东奔流。 5. 无情:无情的月亮,指月亮没有情感。 6. 流水:流水,这里指的是河水。 7. 何心:何必关心。 8. 管:不管。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在秋夜月光下
【注释】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秋天的夜晚,我与沈省斋在月光下一起观赏月亮。口占赠之:随意写一首送给朋友。入济:即入济南,这里指进入济州。济州今山东济南市。济州:古地名。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诗人在秋夜同友人赏月之际,即兴口占一联赠别,既抒发了离别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宫漏沉沉城阁清”,首句写景,渲染了寂静、幽深的氛围。深沉的宫漏声,衬托出夜幕的静寂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为官京城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初试春衫出禁城”,点明清明时节,诗人初穿春衣,走出京城,踏上了踏青的旅程。次句“轻烟晴日是清明”,“轻烟”与“晴日”相衬,渲染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第三句“南望乡关天万里”,“南望”表明了诗人的目的地是南方,而“天万里”则写出了诗人所要跨越的地域距离,也暗含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之情。最后一句“凤山云树独含情”,凤山即凤凰山
【注释】 浔江:即长江流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 五色云:指天空中飘浮的彩云,古人认为天上有五种颜色的云,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里借指吉祥之兆。 朝命:朝廷的命令。东齐:指齐国。唐玄宗曾封其弟李成式为齐王,故称东齐或齐王。 罗衫:用丝线编织的衣服。 行春日:在春天里骑马出行。 北海:指北海郡,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淄河东侧。孤山:指泰山的一座孤山。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我客燕城君入济:我客居在燕城,而你进入济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2. 与君一别即三秋:与你的离别已经持续了三秋。这里的“三秋”指的是三年的时间。 3. 不知太液池中水,犹绕河东醉月楼:不知道太液池中的水是否还绕着东边的醉月楼流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注释】 龙凤阙:即皇宫,这里指代京城。蝀鳌桥:神话传说中的桥梁名,相传是一条大鱼和一只巨龟合造的,所以叫蝀鳌桥,这里指黄河上著名的石桥。相送成千里:形容离情别绪极深。 【赏析】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作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作者与友人沈省斋在黄河边观赏皎洁的明月而口占留赠。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月色低临龙凤阙,水流迥出蝀鳌桥。”首联写诗人在黄河边观月
注释:我客居在鹅湖已有十年了,每当月明之夜就乘着木兰船泛舟。清流映照着银河的碧水,沙碛上秋日含着远树的烟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鹅湖的一段宁静时光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首句“我客鹅湖忽十年”,点明了作者已经客居鹅湖长达十年的时间。接下来,“月明时泛木兰船”一句,描述了作者月夜泛舟木兰船的情景。这里的“月明时”指的是夜晚月光明亮的时刻;“泛木兰船”则是指作者乘坐着木兰船在江面上航行
清明 十载长安似浪游,乘春时出紫宸楼。 不知故国松楸绿,依旧东风锦水头。 【注释】: 1. 长安:指唐代的都城,今北京城。 2. 紫宸楼:皇帝的办公和居住之地。 3. 松楸(qiū):松木棺材,代称坟墓。 4. 锦水头:即“锦江头”,锦江在成都,是成都的一条大河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诗人回忆了十年前离开长安的日子,那时他像海浪一样在长安城四处游荡,现在他已经十年没有回过长安了
诗句释义 1 细雨轻尘浥午风:这句诗描述的是微风中细雨轻轻洒落,使得尘土被湿润。"浥"意为沾湿,此处形容雨点打在空气中的感觉,使尘土变湿。"午风"指的是中午的风,通常较为柔和。整句诗意地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湿润的景象。 2. 春游篇爱帝城东:这里提到的"春游"是指春天时人们外出游玩的活动。"篇"是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指诗作。"东"指的是方向,特指城市东部,即诗人所在的地方
【注释】 闻车:闻,听到;车,指马车。闻见车马之声。 征轮门外何辚辚:征轮,车轮;门,指长安城门;何,什么;辚辚,车马行进的声音。 六月长安炎暑蒸:六月,夏季;长安,指京城长安;炎,炎热;暑蒸,热气蒸腾。 主第侯家忘昼永:主第,主人府邸;侯家,贵族人家;忘,忘记;昼,白天;永,长久。 弦歌枕簟列层冰:弦歌,弹奏乐器唱歌;枕簟,枕头和席子;列,排列;层,层层;冰,冰块。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