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子宁
月逢三五光才满,梅遇阳回始着花。 禅定湛然忘色相,不知疏影上袈裟。 诗句释义 1. “月逢三五光才满”:这句诗描述的是月亮在农历十五、十六时,光辉最为饱满的时刻。在这里,“三”和“五”指的是月亮的周期,而“光才满”则强调了此时的月亮光芒最为充沛。 2. “梅遇阳回始着花”:梅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随着阳光的回归而开始绽放。这里的“阳回”代表太阳的归来,是春天到来的象征
题梅四首 曾向孤山占早春,肯同桃李媚时人。 暗香疏影黄昏月,应共禅心不涴尘。 注释 1. 曾向孤山占早春:曾经在孤山上迎接春天的到来。 2. 肯同桃李媚时人:愿意和桃花李花一样,迎合世俗的喜好。 3. 暗香疏影黄昏月:在黄昏的月光下,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影子稀疏。 4. 应共禅心不涴尘:应该与禅修的心性不相混杂,保持清洁。 翻译 1. 我曾独自占据过孤山上的早春时节,不肯随波逐流
【赏析】 这首诗写樵翁之乐。诗人先写樵夫生活的清苦、劳动的辛苦,然后写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得其乐的生活,最后写他的归隐之心。 首联“金川南上佳山水”写樵夫所居之地,山高水秀,景色优美。“翠壁丹崖相对起”,翠绿的山峰和红色的崖壁相对耸立,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颔联“玉山三十六芙蓉”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山中树木之多。这里的“玉山”指的是山中的岩石,而“芙蓉”则是形容这些岩石如同盛开的莲花一般美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高人结宇修篁里,轩户玲珑瞰流水。 高人: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结宇:建造房屋。修篁里:竹林深处。轩户:高大的窗户。玲珑:精致、美丽。瞰:俯视。流水:清澈的溪流。 诗句释义:高人在竹林深处建起了小屋,高高的窗户可以俯瞰清澈的溪流。 译文:高人在竹林深处建造了一座小屋,窗户设计精美,可以俯瞰清澈的溪流。 水竹居诗
【注释】 老禅:禅宗,佛家用语。心迹:心意和踪迹;本来空:本来无物。同:一样,相同。昨夜:昨天夜晚。清不寐:彻夜不眠,苦吟。苦吟:苦苦吟咏,形容为诗文而苦心钻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梅同香,同韵,同调,同趣,同性,但诗人的心境却不同。 诗的前两句“老禅心迹本来空,却与寒梅臭味同”。意思是说,老禅师的心迹本来是空寂的,但是他却和寒梅花香一样,都有一种超脱世俗、洁净高雅的品质。
岁寒百卉凋残尽,“自信孤芳映雪清”。 此句表明在严寒中其他植物都已枯萎凋零,而梅花却能傲然挺立,独自散发着清香。它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相对老僧禅坐处,一轮明月正三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老僧静静地坐着,周围是寂静的夜空。在这宁静之中,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照亮了夜晚。这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内心的平静和对超脱世俗的境界的追求。
《周子林读书楼》 藏书贻矩诲,僻地起高楼。 月露连书蓄,星河拂户流。 兰膏长照夜,竹簟正宜秋。 窗迥伊吾远,檐高纬络愁。 分阴思积学,暇日坐消忧。 芸阁归来日,相期共校雠。 注释: 周子林:人名。 藏书贻矩诲:将书籍收藏好以传授他人知识。 僻地:偏僻的地方。 高楼:指建筑的阁楼或高楼。 月露连书蓄:月光下,书籍被收藏起来。 星河:银河。 兰膏:指蜡烛。 竹簟:竹制的凉席。 窗外:窗户旁边。 伊吾
诗句如下: 鹤羽翛翛弄月明,筼筜谷里暮寒生。 注释: - 鹤羽翛翛弄月明:鹤鸟的羽毛在月光下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 筼筜谷里暮寒生:在筼筜谷(一种树木)中,傍晚的寒冷气息渐渐升起。 - 凭谁截作参差玉,吹出伶伦嶰谷声:谁能将这参差不齐的玉石形状切割出来,让它发出像《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样的优美声音。 译文: 在月光照耀下
以下是对《射卷》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新开射圃凤冈前”:描述了一个新的射箭场地在凤岗之前被建立,这是一个新的开端,象征着新事物的开始。 - “手挽雕弓满月圆”:描绘了诗人亲手握住雕花的弓箭,瞄准天空,准备发射的场景,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 “记得杨侯飞羽日”:回忆起历史上著名的杨侯(杨业),他在飞羽日(即杨家将出征的日子)英勇地战斗,留下深刻的记忆。 - “泮池杨柳叶皆穿”
诗句 1. 海榴花里簟纹疏,五月清凉八月如。 2. 遥忆故人家庆处,彩衣寿酒献菖蒲。 译文 1. 在海边的石榴树下,竹席上的花纹稀疏,五月清凉如秋,八月份也如初。 2. 遥想故人家的庆典,身着彩衣,献上寿酒和菖蒲。 注释 1. 海榴花:一种花卉,通常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2. 簟纹疏:竹席上的纹理较稀疏。簟,古代的一种竹制床上用品。 3. 五月、八月:分别指的是农历的五月和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