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逢三五光才满,梅遇阳回始着花。
禅定湛然忘色相,不知疏影上袈裟。
月逢三五光才满,梅遇阳回始着花。
禅定湛然忘色相,不知疏影上袈裟。
诗句释义
- “月逢三五光才满”:这句诗描述的是月亮在农历十五、十六时,光辉最为饱满的时刻。在这里,“三”和“五”指的是月亮的周期,而“光才满”则强调了此时的月亮光芒最为充沛。
- “梅遇阳回始着花”:梅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随着阳光的回归而开始绽放。这里的“阳回”代表太阳的归来,是春天到来的象征,而“始着花”则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情景。
- “禅定湛然忘色相”:这里描述的是禅宗修行者通过冥想达到的境界,他们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表象,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
- “不知疏影上袈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现了禅宗修行者的超脱与世俗生活的隔离。修行者可能并不知晓自己的衣袍(通常为褐色或深蓝色)上已经沾满了梅花的影子,这反映了他们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世间纷扰的淡泊。
关键词注释
- 雪欺梅耶,抑梅欺雪:这句话描述了雪花和梅花之间的关系,雪花似乎有意要掩盖梅花的美丽,而实际上梅花却能抵御雪花的侵袭。这反映了自然界中相互依存但又各有特色的和谐景象。
- 孤高之操,凛凛清绝:梅花以其独特的孤傲姿态和清冷高雅的香气著称,它不与百花争艳,而是独自开放,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 劲节傲风霜,出花粲琼玉:这里的“劲节”和“傲风霜”形容梅花不畏严寒、傲骨铮铮的特质,而“出花粲琼玉”则是对梅花颜色鲜艳如玉的赞美。
赏析
袁甫的《题梅四首》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哲思之作,启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保持一颗坚强不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