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媛介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临江仙·春思》。 诗句释义: 1. 红雨菲菲新燕至,佳人彩笔慵拈。 - “红雨菲菲”形容细雨如红色的雨丝,“新燕至”指春天的新燕归来。这里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活的开始。 - “佳人彩笔慵拈”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佳人),她因为心情不佳或疲倦而没有使用彩笔绘画,这可能意味着她对春天的到来感到漠然或有所顾虑。 2. 香寒衣怯懒重添。 -
芙蓉花发垂香露。白云惨淡关山暮。 愁思惹秋衣。满庭黄叶飞。 绣帘风乍卷。梦在离人远。 秋雨又如烟。魂消似去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秋思的词,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一句“芙蓉花发垂香露”描绘了芙蓉花开时的美丽画面,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芙蓉花"是春天的象征,而"垂香露"则表示花朵已经凋谢,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明确诗歌的体裁和韵律,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意境和手法。 第一句“忆秦娥”,是词牌名,这里指题目。 第二句“秋寂寂”:形容秋天的寂静。 第三句“月寒风细凉无力”: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色:月光清冷,秋风细弱,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第四句“凉无力”:用来形容心情的凄苦,没有力量去承受这种痛苦。 第五句“今宵情怨,旧时离隔”
高树鸣蝉秋已至 书长人静香清 径花难记旧时名 闻蕉分绿影,幽竹起秋声 独坐无言空悄悄 碧山何处初晴 隔枝犹是转残莺 望中春柳断,水上夏云轻 注释译文: 1. 秋季来临,高树上的知了开始鸣叫,树叶飘落,香气四溢。 2. 庭院中的花儿已经无法记住它们的名字,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3. 听到蕉叶的声音和竹子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4. 独自一人坐着,静静地坐着,心里空空荡荡的
【译文】: 黄金不惜为幽人,种种语言都殷勤。竹开三径存四壁,便足以度千春。匆匆欲去还因循,几处暗伤神。曾陪对镜也同待月,常伴谈筝。 注释: 1. 谢别柳河东夫人:谢意离别柳河东夫人。河东夫人即李氏。 2. 金(jīn)黄(huáng):黄金,指珍贵的财物。 3. 种(zhǒng):语词,无义。 4. 殷勤:情意诚恳、深厚。 5. 三径:原是东晋陶潜《归田园居》诗“三径就荒”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全诗进行逐句分析,结合诗歌的意象及意境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此题中,“绣丝慵约梦将成”一句中的“绣丝”指春日里细雨如丝,“慵约”则形容春天景色美好而使人留恋不愿离去;“梦将成”暗示了诗人的愁绪。“鸦噪夕阳西影”一句写景,“鸦”是候鸟,“噪”为喧闹之意。“鸦噪夕阳西影”与“梦将成”呼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大致内容浏览一遍,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分条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词逐句释义,并赏析“境也悠悠。梦也悠悠”一句。第一句的意思是:无故轻为百里游;第二句的意思是:不住桃源,却棹渔舟;第三句的意思是:故园桐子正堪收;第四句的意思是:归似云浮;第五句的意思是:住似萍流;第六句的意思是
【注释】金菊:菊花。芙蓉:荷花。答宗姊:对姊妹的称呼。月辉:月光,这里指月亮。怀之作:寄给远方的人。五易星霜:五次更迭,形容时间久远。两迁村塾:两次搬家到村学去教书。思君:思念你。魂消:心烦意乱。看燕来雁去:看到燕子和大雁南飞北徙。梦断音遥:梦中的声音已经变得遥远。兵戈:兵器和战争。路绝:道路断绝,指战乱。空相念:只能白白地想念。惟虚却、月夕花朝:只有等到晚上和早上才能相见。还家一载
【解析】 本诗的注释中,“庭竹萧萧”“罗衣香褪”等关键词是理解全诗的关键。 【答案】 译文:庭院中的竹子,常常对着影子在对视,卷起帘子幽静的小草初被分出,罗衣的香气已经消退懒得再去重熏,有愁恨的人讨厌燕子的鸣叫,无事的人数着云彩来回。秋雨要来,风还没起来,芭蕉树深深掩住了深门,海棠花默默地陪着人销魂。碧山生出了远梦,新水涨满了村子。 赏析: 首句写庭竹萧萧常对影。诗人以“庭竹”为景
【注释】 长相思:即《长相思令》,唐教坊曲名。又名《双红豆词》。双红豆:指男女情爱之事。 楼:指妓院或高楼。 馀香冷似秋:指妓女的体香,虽经风吹日晒,仍如秋色一般凄清、淡雅。 【赏析】 《长相思》是唐代教坊曲,属《乐章集》入“商调”曲。《长相思令》为单调七句四平韵的短歌,每句七个字,共七句四平韵。此词以“春暮”为题,写一位独处高楼的女子思念情人,抒发离别之恨,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