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仲
偶题八首 其四 得莫欣欣失莫悲,着身难自计安危。 丁公自谓真逢汉,对面翻成是祸机。 注释: 得莫欣欣失莫悲:得(得到)时(的时候)欣欣向荣,失落(失去)时(的时候)悲伤不已,形容人的命运好坏无常,不能自主。 着身难自计安危:穿着衣服,难以自己预测安危,指无法掌控命运。 丁公自谓真逢汉:丁公认为自己遇到了汉朝,认为这是一个好时机。 对面翻成是祸机:面对面的时候反而成了祸害的开始
注释: 偶题八首 其六:偶然题写八首诗作,其中第六首是《偶题》。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得与失,悲和欢,都是瞬息之间,不可捉摸。后两句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楼台虽然不同,但都各有高低,最后落到地上随风飘散,不知道落在哪里。 得莫欣欣失莫悲,悠悠世态野花飞。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生百态犹如野花飘零。 楼台溷厕各不等,落处随风非所知。 楼台虽然不同,但都各有高低,最后落到地上随风飘散
注释: ①偶题:即随意题诗。得莫欣欣失莫悲,是谁先我得天机。 ②龙飞蠖屈:比喻人的志向和抱负。龙飞,指蛟龙腾飞;蠖屈,指蚯蚓的屈身。 ③局蹐:局促不安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首句“得莫欣欣失莫悲”,意思是说得到官位时欣喜洋洋,失去官位时又悲伤痛苦,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次句“是谁先我得天机”,则表明诗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做官是违背自己本性的事情,因此才“先我得天机”
有生踪迹寄沧茫,身着蓑衣住水乡。 不识王侯高第宅,片篷高厂午风凉。 译文:人生的道路充满未知,我们就像渔夫一样,穿着蓑衣,住在水边。我们不需要去认识那些富贵之家的豪宅,只需要享受片刻的宁静,享受那片片的帆篷和清凉的午后微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渔父生活的词。首句“有生踪迹寄沧茫”,描绘了渔夫的生活轨迹,他们漂泊于茫茫的水天一色之间,生活简单而自由。接着
译文: 偶尔骑马游历在云山之中,楚城的山川景色遍东西。楼台各处的莺歌花语多美好,都由黄堂太守题写。 注释: 1. 偶向云山纵马蹄:偶然间骑马游览在云中山脉,享受自由自在的畅快。 2. 楚城风景遍东西:楚城的风景美丽至极,从东到西都是如此。 3. 楼台处处莺花好:到处可见的建筑和美丽的景致。 4. 尽属黄堂太守题:这一切都被黄堂太守所题写,充满了他的个人风格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译文: 曾经奉陪边太守参加考试,入闱之后,别来几经风雨,春雨霏霏。 重逢又上荆台饮酒,宾主之间,殷勤尽兴,直到醉意归家。 注释: 附骥:即“附骥”,比喻追随贤人或志士。 曾:过去,以前。 奉和:是应别人之命而作的诗歌。 入锁闱:指参加科举考试。 别来:自从分开以来。 几:几乎,将近。 霏霏:雨细而密。 荆台:指荆州(今湖北江陵),当时属荆州牧管辖。 宾主:主人和客人。 殷勤:周到、热情
闻陈公晦讣音 芹宫长傍柳塘阴,诗酒相逢话古心。 收拾豪华千载去,柳塘风月更谁深。 注释: 闻陈公晦讣音:听到陈公的死讯。讣音:讣告的声音、消息 芹宫:即“西宫”,指代皇帝的后宫。 长傍:长久地靠近。 柳塘阴:柳树成荫的小池塘。 诗酒:以诗歌和美酒为媒介。 话古心:谈论古代的事情。 收拾:收起、抛弃。 豪华:指奢侈的生活方式。 千载:千年。 谁深:何人能深入
【注释】 偶成三首:作者在元丰六年(1083)三月,于江宁县南三十里处筑堤以御大水。此诗是他筑堤时作的。“偶成”意谓偶然写成的诗篇。“呼不来兮呼不呼”,指诗人对朝廷和皇帝的态度,即既不愿去也不想去;“错看溪水是江湖”,指自己处境,即身在江宁,心却远在江湖之外。“青天白日不归去”,“青天白日”喻朝廷或君主;“不归去”则表明自己虽身在江宁,但并不忠于朝廷,不愿为官从政。“苦雨长风欲问途”
注释:城墙高耸入云,楼阁倚天而建,这是边太守的城池。它雄踞湖湘之巅,是第一大州。 城险有人居住,地势重要。万家春色映照江流。 赏析:此诗以“和边太守登城”为题,赞美边太守的城池。首句写城池高耸入云、楼阁倚天,表现了其雄伟壮丽之气势。第二句写城池雄踞湖湘之巅,地位重要。第三句写城池扼守险要之地,人居重地。最后一句写城下万家春色映照江流,生机勃发。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注释:自古以来,江陵就是壮游之地,春风三日,我在这里为您停留。岳阳的美景依然如旧,只是少了您的诗歌写在楼台上。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岳阳的胜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春风三日”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诗人还通过比较岳阳胜概和自己的诗句来突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