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与瑕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七”是一首描绘古代建筑与修行场景的诗歌,出自明代诗人霍与瑕之手。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读: - 第一句:“太初有巧匠,搆此无梁寺。” - 注释:在最初的时代,有一位巧夺天工的工匠,他建造了这座没有横梁的寺庙。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工匠技艺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结构的奇特之处,给人以视觉和想象上的震撼。 - 第二句:“不知好脩人,几时成佛事。”
【注释】 叶蕴:诗人的朋友,字西归。龙山,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清奇:指诗作的清新奇特。簪组:古代文人雅士所持的一种头饰。 【赏析】 本诗为作者送友归乡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首句“鸡鸣听书声”,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情景;第二句“知尔学勤苦”,表达了对友人学识渊博、勤学苦读的赞赏;第三句“文字多清奇”,称赞了友人的文采;第四句“囊中有簪组”
【注释】 秋风:秋风起。岭海:泛指岭南一带。红叶:指枫树的叶子,秋天变成红色。西溪:即西子溪,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南,相传春秋时吴王曾在此游赏,故名“西施”。这里指代杭州。尔:你,指诗人自己。愁病:忧愁生病。无:没有。诗:指题诗。 【赏析】 《送叶蕴西归龙山》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以深挚的情感抒写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丽。 首句“秋风到岭海”,点明送别的时间是秋季,地点是岭南(岭海
诗句释义 第一句:“悠悠江上水”- 关键词: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江上,指长江之上。 - 注释:描述了长江水流的悠长和宁静,给人一种宽广、深远的感觉。 - 赏析:诗人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情。 第二句:“青青窗畔草” - 关键词:青青,形容草木生机勃勃;窗畔,指窗户旁边的草。 - 注释:描写了窗前的草长得郁郁葱葱,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赏析:通过窗前草的描述
【注释】 缺月:一弯新月。三更:夜深三更。清啸:指长啸、高歌。领吟风调:领受吟诵风雅的韵味。 【赏析】 这是作者送别友人叶蕴西归龙山时所写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第一首是写诗人在月下与友人畅饮,同声吟咏;第二首则是写诗人送别友人后,对友人归去后的前途表示关切和祝愿。全诗以“缺月”起兴,渲染了离别时的暗淡氛围;“光霁满人间”一句,又点明天气晴朗,为友人的回归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两句
【注释】 长相思:即“长离骚”,一种词牌名。本题是一首咏物寄情的词,作者以飞燕、木瓜等物象抒发自己的愁苦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楼阑:指高楼的栏杆。阑:栏杆。 写恨:指写满恨意。 飞燕:传说中春秋时赵飞燕,善歌舞。 三春:指初春、仲春、晚春。 重华:指舜帝。舜,姓姚,名重华,尧帝时的贤臣、圣君,相传他治理天下,有德有政,被百姓称为“重华”。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楼阑写恨吟飞燕
《泊淮》是明代诗人霍与瑕的作品,其内容为: 月白沙明春满天,抱将明月伴春眠。/从来马上艰难曲,不入江南浪子船。 将对这首诗进行逐一分析: 1. 诗眼分析:在这首诗中,“明月”和“春眠”作为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内心的平静。同时,“马”和“江南浪子船”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无奈。 2. 意象解析:“月白沙明”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景象,而“春满天”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句释义 1 仰止罗浮积岁年,今来得拜洞中仙:这句描述了诗人对罗浮山的仰慕与向往,已经积累了多年。现在终于有机会去拜访那洞中的仙人。"仰止"意为仰望,"罗浮山"是中国广东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积岁年"表明时间已久,"得拜"即有幸能够拜见。 2. 一双木屐踏歌遍,始觉诸天总一天:这里描绘了诗人在罗浮山的旅途中,穿着木屐行走的情景。"踏歌遍"意味着边走边唱,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注释】: 九曲溪:指流经福建的九龙江。泛槎:乘船。仙家:仙人的居所。沉风暖日:指天气晴朗时。山堂:指山中的书房。东篱:指东边的篱笆,此处泛指篱笆旁的花朵。点点:形容梅花开得密而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自然风景画卷,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
注释: 千树桃花蘸武溪,东风芳草绿萋萋。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武溪两岸桃红柳绿,满眼生机勃发的景象 重来踪迹无寻处,肠断渔郎思欲迷。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通过对武溪两岸春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然而,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