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
诗句解读与译文 桥门多士盍朋簪(首联) - 注释:桥门,指桥上的大门。多士,意指聚集了众多有才之士。盍,古汉语中的“何不”之意;朋簪,即结伴同行,此处形容文人墨客聚在一起。 - 译文:桥边的大门聚集了许多文人墨客,大家正在一起交流学习。 见汝青年志不凡(颔联) - 注释:汝,你。青年,这里指的是年轻的学者或学生。志不凡,意为志向非凡,远大。 - 译文
【注释】 1. 乌啼(tí):乌鸦啼叫。转廊:月色照映廊中,仿佛在转动。2. 青衫寒透柏台霜:张从事穿着青色的官服,寒冷地透出了衣上附着的柏台之霜。柏台:汉代御史台所在之地,此处指代朝廷。3. 三年清苦香名著:三年来,一直清廉艰苦,但声名显著。4. 两字公廉茂绩张:他的两个大字就是“公廉”,而“茂绩”则是指其政绩卓著。5. 北海鹍(kūn)鹏秋击浪:北海有一只巨大的鲲鹏鸟
这首诗是诗人送他的好友蹇冢宰回南京时所作。 首联:“乔木参天梓木卑,阴连慈竹菉猗猗。” 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而梓木则是指梓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其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可以雕刻各种器具;阴连慈竹则是指慈竹,也是一种常绿植物。这两联的意思是:高大的树木参天而立,而低矮的梓木却显得卑微;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那连绵不断的慈竹,则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受。 颔联:“两京相望三千里,一日关心十二时。”
老圃堂前菊正花,解和霜露酌流霞。 瑶池开招仙侣,海屋添筹纪岁华。 万里天风吹桂子,一庭春意蔼兰芽。 耆英有社何时结,预写新诗寄海涯。 诗词解析: 1. “老圃堂前菊正花,解和霜露酌流霞。” - 这句诗描绘了在老圃堂前,菊花盛开的盛况,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仿佛能闻到秋天的味道。这里的“解和”可能意味着诗人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或机遇。 2. “瑶池开招仙侣
【注释】柳亸莺娇春欲归,伯劳东去燕西飞。柳枝低垂柔弱娇媚,春光将尽,莺儿也感到寂寞。伯劳鸟向东飞翔离去,燕子在西边飞过。故人(指蹇冢宰震)劝我喝酒,唱歌《金缕曲》。游子(指作者)回家,玩赏着彩织的衣裳。椿木深中辞相府,萱花丛里省慈闱。分别之际,依依不舍,告别长椿宫时,深深感慨。分携(离别)动我思亲念,抚景无言对夕晖。离别让我思念亲人,面对夕阳,默默无语。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解析与注释 1. 少年扳桂得高枝 - 比喻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高位。"扳桂"指的是科举考试,"高枝"指高位或成功。 2. 便着青衫入省闱 - 穿着青色官服参加考试。"省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青衫"是古代官员的常服。 3. 诗思满怀公事了 - 表示处理完公事后,心中充满诗情。"诗思"指诗歌的思绪,"公事了"指完成公务。 4. 天香盈袖早朝归 - 形容香气弥漫,早晨回到朝廷
注释: 紫禁朝回解佩珂,香街遇雨马蹄多。 这是第一首诗,描绘了曾县丞在紫禁宫归来后的情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解佩珂是指解开束腰的玉佩。香街是皇家御用道路,遇雨马蹄多是因为雨水打湿了路面。 一尊祖饯阳关酒,两耳吴音子夜歌。 这是第二首诗,描述了曾县丞在祖坟前与亲友们共饮离别之酒的场景。阳关酒是一种美酒,子夜歌是吴地的歌曲。 道远岂辞行迈苦,交深无奈别离何。 这是第三首诗
【译文】 马上的郎官,不要拖延。东南父老在等待您多时。 石田贫瘠坚硬却能滋养膏泽,赤子饥寒等待母亲慈爱。 家中有源华胄远大,君心如水故人知晓。 旧时的琴鹤应该没有恙,更折梅花赠一枝。 【注释】 (1)龙泉:地名,今属浙江。 (2)石田:指耕田之地。硗硬:土壤贫瘠而坚硬。 (3)资膏泽:犹言滋润。 (4)赤子:年幼的儿子。 (5)家年:家族的年岁。华胄:指显赫的世代。 (6)君心:指曾县丞的心
寿萱堂 南极星联宝婺辉,高堂阿母诞弥时。 庭前萱草花如绣,海上蟠桃子满枝。 贺客填门来送酒,孩童绕膝待含饴。 承欢更有青云子,奉檄还家献寿卮。 注释: 1. 南极星联宝婺辉:南极星与北斗七星相连,象征着吉祥和繁荣。宝婺,指的是美好的女性。辉,意味着光辉闪耀。 2. 高堂阿母诞弥时:高堂,指的是高大的房屋,常用来比喻父母的家。阿母,是对年长女性的尊称。诞弥时,表示在特别的时刻出生或到来。 3.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