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孺
【注释】 钓台:指姜太公钓鱼的台,在渭水之滨。神鱼:传说中的龙种,能吞象。金鳞:用金做成鳞状的装饰物。废台:指被毁的姜太公钓鱼的台。漫嶙峋:高峻、奇形怪状。丝纶:钓线,比喻贤才。非熊梦:不是熊梦(传说中姜太公曾梦见一位长着熊皮的老人)。何人:谁。老渭滨:在渭水边隐居。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怀念故国而写的。开头两句,诗人追忆了姜尚(太公望)的丰功伟绩,并抒发了自己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龙磨角石 旧说神龙水底蟠,何年电掣与雷奔。 至今舟子相呼唤,犹指江边石上痕。 注释: 龙磨角石:传说中龙在水底盘踞,它的角被磨掉了。 旧说:过去的说法。 神龙:神话中的龙。 蟠(pán):盘旋。 何年:什么时候。 电掣(chuò):闪电。 雷奔:雷声滚滚。 舟子:船夫。 相呼唤:互相招呼、呼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神龙磨角石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赞美。
【注释】 龙窟:神话传说,说龙居住的地方。灵踪:神迹。玲珑:精巧。数穴似仇池:仇池是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这里比喻窟中洞穴众多。沧溟:大海。咫尺:非常接近的意思。安得:哪里能。神龙:喻指龙。痴:迷恋。 【赏析】 这首七绝的首句写龙窟神奇奥妙,不可捉摸;次句写洞内幽深曲折,难以穷尽;三、四两句写神龙出没,变化多端,令人惊叹不已,而自己却无法追随。全诗用“龙窟”作题目,以神话传说入诗
金牛山 金牛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为太行山支脉。山上有金牛庙,为东汉光武皇帝刘秀起过重要作用的地方。传说刘秀曾在金牛山避雨,遇到一个牧童,向他讨饭,牧童说:“我见天只吃三斗米,你若跟我来,我教你种田的方法。”刘秀欣然应诺,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来他当了皇帝,封这个牧童为“安民侯”。 金牛去后久凄凉,好景乾坤亦秘藏。 金牛山虽然荒凉,但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历史。 沧海无穷月无尽,从今收拾入诗囊
诗句:凤去台空岁月更,百年陈迹扫榛荆。 译文:凤凰离开了这高台,留下的只是岁月的变迁和荒芜的痕迹,曾经繁华的景象已经荡然无存。 注释:本诗中的关键词汇包括:“凤”,“台”,“岁月”,“更”,“榛荆”,分别代表凤凰、高台、时间的变化、荒芜的土地和荆棘。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凤凰飞离后的荒台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哀叹
【注释】 会仙观:指谢自然。谢自然,唐代诗人。 绰约长眉海上仙:意思是像海上仙人一样飘逸多姿。 久餐云母学长年:意思是长久地在云母中修炼成仙。 山中丹井今无恙:意思是山上的丹井依然完好如初。 为吊南充谢自然:意为前来吊唁南充的谢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谢自然的追忆。“海上仙”,即指谢自然,他生活在唐代的海上。他的诗风清丽,如同海风中的仙乐一般,让人陶醉
《琵琶洲》是宋代诗人聂古柏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仿佛琵琶海上洲,年年常与水沉浮。 客船昨夜西风起,应有江头商妇愁。 我们将对这首诗的每句诗进行逐句翻译,并在最后附上赏析: 1. 译文: 仿佛琵琶在海上的小岛,每年都会随着海水的流动而漂浮。 昨晚客船上吹起了西风,江头的商妇一定充满了忧愁。 2. 赏析: - 第一句:"仿佛琵琶海上洲",通过“仿佛”一词传达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注释】 嵯峨:高峻,这里形容殿宇的宏伟。 飞来殿:指传说中的天宫仙殿,传说为仙人所建。 龙象:即龙、象,这里比喻帝王之尊,也指佛教中的龙王、象魔王。 尘世:人间。 【赏析】 《飞来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描写的是飞来殿的宏伟景象和其与尘世的隔绝状态。全诗通过对飞来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 首句“飞来殿”,用“飞来”来形容殿宇的恢宏气势
【注释】 轮囷:形容树身盘曲。寿樗:长寿的树木。 五大夫:战国时,赵国有封爵位最高的五位大夫,即赵奢、赵胜、乐乘等。 【赏析】 此诗首句以“上古”起笔,意在说明这株古树已生长千年,历尽沧桑,故能“说寿樗”,是一棵长寿之木了。次句写其形态,树干盘曲,枝干交错,犹如一位长者。三句用反问语气,赞叹其不凡之处,并借典表明其非凡的价值。四句以“有知定见”承上启下,指出其与众不同,是棵非凡之物,应该受到重视
注释:和光洞深处隐藏着昌期,门锁着烟雾般的藤萝,难以窥视。想要询问榴花的好消息,现在却难以回答旧时的题目诗。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和光洞景色的诗。诗人以深邃的眼光观察和光洞的美景,用“锁”“烟萝”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和光洞的宁静与神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榴花的祝福和期待,以及对过去题目诗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