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孺
【题解】 《题万岁寺》诗为诗人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在湘江上游览洞庭湖时所作。 【注释】 ①题:写。万岁寺:位于湖南岳阳市北,是纪念汉武帝刘彻而建的一座古寺。 ②磊磊:形容石头重叠的样子。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湖泊,在今湖南省北部。 ③渺渺苍梧云:苍梧郡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泛指洞庭周围的群山。洞庭湖与苍梧山相接。 ④离骚国:即楚国,屈原曾作《楚辞·离骚》,故称“离骚国”。 ⑤酹:祭奠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绿水无人渡,碧桃花正开。 蓬瀛三万里,飞去复飞来。 注释翻译: 1. 岩前绿水:指的是山洞口前的清澈溪流,无人过河,显得格外宁静。 2. 碧桃花正开:形容洞内桃花盛开,色彩鲜艳。 3. 蓬瀛: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泛指远方的仙境。 4. 三万里:夸张地表达距离之远,形容蓬莱仙境遥不可及。 5. 等闲:随意、轻易的意思。 6. 飞去:形容仙人随意飞行,不费力。 7. 等闲来
【注释】 西江月·再游龙隐岩,追和陶商翁韵:西江月是词牌名,此词为词人再次游览龙隐岩时所作。龙隐岩是杭州一处有名的景点,位于钱塘县西北二十五里处,有洞壑幽美、泉水清澈的特点。 碧洞青崖着雨,红泉白石生寒:碧绿的山洞和青色的山崖上挂着蒙蒙细雨,红色的泉水在洁白的石头中流淌。 朅来十月九湖山: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十月九日这一天。 元郎太漫:元朗先生太随意了。元朗是陶商翁的号。 绝壑偏宜叠鼓
【注释】 沉犀潭:即沉犀岩,在湖南邵阳市。犀,犀牛,此处代指石钟山的岩石。 西来异兽路应迷,金锁何年落此溪:犀牛是西来的异兽,它的踪迹应该被山林遮蔽,可是它却出现在溪流旁,这大概是由于“金锁”落入溪中的缘故吧?“西来异兽”,指的是西来的犀牛。“路应迷”,是说犀牛出没的地方,山林应当被遮蔽了。“金锁”,指犀牛角。“落”,落入水中之意。“溪”,指流经此地的资水。 不比李侯心似水,归舟自掷石门西
虞山 西风搅桂树,落日明枫林。 游子怀归期,予悲渺登临。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仅枯冢,寂寞薰兮琴。 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 古器不可见,聊作相思吟。 译文: 秋风扫过桂花树,夕阳洒在枫树林。 游子怀念回家的日子,我感到悲伤和茫然。 虞山如此高大,湘水如此深邃。 英皇只是一堆废墟,孤独地矗立着。 我想演奏古老的乐曲,但庸俗的耳朵无法理解。 古代的乐器已经不存在了,我只能写下相思之诗。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媚川都 - 媚:指美丽的女子;川都:泛指美丽的女子所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长安城。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住在长安城。 漭漭愁云吊媚川,蚌胎光彩夜连天。 - 漭漭:形容云层厚重的样子。愁云:指悲伤、忧愁的云;吊:哀伤地悼念。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空中布满了令人感到沉重的悲伤和忧愁的云雾,仿佛在为这位美丽女子哀悼。蚌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的场景。 跨鹤曾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 注释:曾经有仙人骑着仙鹤来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他对这里的记忆却丝毫未减。洞中的水依然清澈,仿佛从未发生过什么变化。 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注释:紫色的箫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但没有人能够听到。万里之外的西风吹拂着大地,月光洒满了整个天空。 赏析
资福寺罗汉阁 千柱依然跨宝坊,庭前柏子久荒凉。 明珠白璧无人识,赖有斯文万丈光。 注释: - 资福寺罗汉阁:指的是位于寺庙内的阁楼或楼阁,通常供奉着佛像和佛教经卷等佛教文物。罗汉阁:即指罗汉的居所,也泛指佛塔、佛殿、佛院等佛教场所。千柱:表示建筑规模宏大,柱子数量众多。 千柱依然跨宝坊,庭前柏子久荒凉。 - 千柱依然跨宝坊(千柱):形容建筑物宏伟壮丽,柱子众多。依然:仍旧,仍然。宝坊
【注释】 仙涌:山名,在今广东省。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博罗之间,是南越古国的都城。 何年:何时,什么时候。 钓巨鳌:传说中东海中有一只大鳖,叫巨鳌,人们用钩子钓它。 两峰:指仙涌的双峰。 洪涛:大海。 无寻处:无处可寻。 相对高:相对峙。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仙涌山的七绝。前两句写诗人登山观海,见到仙涌山峰巍峨耸立,犹如巨鳌一般;后两句写仙涌山的灵迹难寻,但仙涌罗浮相对高峻
注释:这是一首诗,描绘了刘氏山的景色和历史。 “一径萦纡夹粉墙”,描述了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一座粉红的墙壁。这句话描绘了刘氏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向来台馆化僧房”,意味着这座山曾经是台馆,后来被改造成了僧房。这说明了刘氏山的历史变迁。 “周遭老木依然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周围古树的感叹。这些老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了刘氏山的象征。 “曾见刘家伪帝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历史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