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孺
【注释】西竺山:指浙江天目山,又名天竺、天竺寺。 广果寺:在天目山中,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 小桥横绝两峰环,白日松风为掩关。 译文:一座小桥横跨两座山峰之间,白天下着松涛声,仿佛是把寺门掩上。 赏析:诗人从远眺和近看两方面描绘了这座寺庙的雄姿,突出表现了它与周围的自然景物相互辉映、交相辉映的美。“小桥”一联写远景,“白日”一联写近景;前者着重描绘环境气氛,后者着重刻画景物细节
【注释】 净慧寺:即净慧寺塔,位于江西省上栗县。千佛塔:又称宝塔,是佛教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以砖石砌成多层檐的塔身。井神:传说中的神灵,指天门。天开宝级:天门敞开,如同铺设了金碧辉煌的阶梯。镇南州:使南方安定。客船:泛指过往的船只。江:指赣江。东西路:泛指往来的道路。常识:了解、知晓。嶙峋:形容山势高峻而多石。云外浮:指山峰耸立于云端,与云雾相接之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景诗
注释:越井冈,即越过井冈山。万山衮衮尽东来,指的是群山连绵,层层叠叠地向着东方延伸。高处犹存百尺台,指的是在高处依然保留着一座百尺高的亭阁。回首旧时张乐地,指的是回头遥望曾经奏乐的地方。一杯重与酹苍苔,指的是举杯向苍苔祭酒。苍苔是青黑色的苔藓植物,这里用来象征过去的岁月和往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跨越井冈山的壮丽景色和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感。首句“万山衮衮尽东来”形象地描绘了群山连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考核理解诗句意思的题目,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常存”意为“永保”,“道岂高”意为“道义难道不高吗”,这两句写众妙堂的名号,意在表明该堂的道行很高。“个中得意自陶陶”,这两句写自己在此堂的心境,意思是自己在此处能尽情地享受其中的情趣
【注释】 刘氏双阙:指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朱槛栏,雕栏玉砌”句。 双阙:古代皇宫前两边的高台,是皇帝接见群臣、举行典礼的地方。 岧峣(tiáo yāo):高峻的样子。 碑:这里指碑文。 天荒初破此娥眉:意谓唐玄宗开元盛世,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旌表:古代表彰有德行的人,立碑颂扬。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作者为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诗以赞美刘禹锡而作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古井边观赏时,想到“古甃寒潮百尺清”的古井,又想到“伪王题品老佗营”的“达磨”,不禁有感而发。 “古甃寒潮百尺清”一句,是写井口之景,用“寒潮”一词来形容井水,显得幽静清凉,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伪王题品老佗营”这一句,作者以“伪王”、“老佗”等词语来描绘井边的景物,给人一种古色古香、历史沉淀的感觉。 最后两句“渴来不饮盗泉水,特地翻为达磨名”
【注释】 海山楼:位于今江苏扬州,原为宋广陵王刘子业的宫室。后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名建康台,即今之南州台。 南州:指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 尘泥:尘土。着处:落脚之地。 更题诗:重新作诗。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诗人以豪放的气魄和开阔的视野,抒写了对前人遗存遗迹的无限感慨。 首句写“海山楼”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景观,突出其奇丽秀美的特点;次句写此地的历史地位及文化积淀,点出其“一段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体会每一联所包含的情感,然后依据题目要求作答。 第一联,“曾榜武夷九曲,何如桂岭七星”,意思是曾经在武夷山的九曲溪畔留名,不如桂岭的七星岩更胜一筹。诗人以“榜”字表明自己曾经在此地留下过足迹,但相比之下,桂岭的七星岩更加引人注目。这里,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对桂岭七星岩的喜爱之情。 第二联,“水石小容螭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理解。“向□瓦砾怜□□,颇欲丹青结胜缘”,意思是:面对瓦砾,怜惜着那片风景,颇想要用丹青来描绘出美丽的风景,以结下良缘。“大似欠渠佳句在,不妨时复系渔船”,意思是:好像缺少他的妙笔生花,不过不时地可以系上渔舟。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有画笔,但是没有好的句子,不如借他人之手,来创作佳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城东秀山不知数
诗句释义及赏析 - 行乐顿因人事懒: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喜爱。"行乐顿"意味着突然停下来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而"人事懒"则表明由于种种人事关系,诗人感到疲倦,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功名利禄。 - 坐忘常觉世缘轻:这里的"坐忘"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世缘轻"则表示诗人觉得人世间的烦恼和羁绊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这种心境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超脱和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