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素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思君恩 - 这是一首诗的标题或主题,表达了对某人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 紫禁香如雾 - 紫禁城,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皇帝所在的皇宫。香如雾,形容香气非常浓郁,如同轻烟般弥漫开来。 3. 青天月似霜 - 青天,天空的颜色,常用来比喻高远、清澈。月似霜,月亮在夜晚显得非常明亮,但月光之下却像被霜打了一样。 4. 云韶何处奏 - 云韶,古代的一种音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夜深了,屋漏声声不断响,漫漫轻云遮住月色。 秋夜里,墙壁上的虫子一直叫着,寒衣还未寄出,别让飞霜侵袭。 注释: 1. 杂曲歌辞:一种古代的诗歌体裁,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歌曲和歌词。 2. 丁丁漏水:形容屋漏声声不断,像水滴的声音一样。 3. 漫漫轻云:形容天空中的云层很轻薄,月光可以透射下来。 4. 秋壁暗虫:指秋天夜晚的蟋蟀,它们在墙壁上叫着,发出微弱的声音。 5.
【注释】 1. 杂曲歌辞:古代一种歌曲体裁,指不拘于宫调的歌曲。 2. 春游曲三首:即《春游曲》。 3. 烟柳:柳色如烟。 4. 飞轻絮:柳絮轻盈飘落。 5. 风榆:榆树。 6. 小钱:榆荚,俗称“榆钱”。 7. 蒙蒙:微茫、朦胧的样子。 8. 百花:各种花草。 9. 罗绮:丝织品,此处泛指女子的衣裳。 10. 竞秋千:争相玩秋千。 【赏析】 此诗描写了春天里人们踏青游乐的情景。首二句写春景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注释: 1. 适看鸿雁:刚刚看到大雁向洛阳飞去。 2. 又睹玄禽:再次见到一种黑色羽毛的禽鸟(燕子)。 3. 逼社:这里指春天的到来,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 4. 瑶瑟玉箫:精美的瑟和箫。 5. 无意绪:没有心思,无心绪。 6. 任从:任由。 7. 蛛网:蜘蛛丝。 8. 灰:尘埃或尘土。 9. 赏析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冷的夜景图:楼上的灯火在寒霜中显得格外凄凉,而主人公则孤独地醒来,面对着空空荡荡的合欢床。这种景象不仅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也增添了一种凄美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忧郁和不舍,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诗句中的“相思一夜情多少”
北邙山下松柏郁,遥锁愁云,燕子楼中思渺茫。 自那日别离后,剑履已埋尘,歌散红袖香,十年荏苒,往事如烟。 注释: - 北邙山:位于洛阳市附近,古代用以象征死亡的地点。 - 松柏锁愁烟:用松柏比喻相思之情,锁住愁思。 - 燕子楼:故事发生地,张建封的爱妾盼盼居住的地方。 - 思悄然: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 自埋:自己埋葬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包括剑和鞋,以及歌声和记忆。 - 红袖香销:红袖指女子衣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奇树留寒翠”:描述一种奇特的树木,在寒冷的早晨仍保留着翠绿色的树叶,这通常意味着春天尚未完全到来。在文学作品中,这种描写常用来表达时间尚早或季节更替之际的自然美。 2. “神池结夕波”:描绘一个神奇的水池,水面平静如镜,映照着傍晚的波光,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夕波”可能指的是夕阳下的波纹或是某种象征性的水面。 3. “黄山一夜雪”
杂曲歌辞宫中乐 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 在唐朝的宫廷中,宫女们的生活充满了优雅与哀愁。这首诗描绘了宫女清晨起床化妆的情景,她打开翠色的小匣子,取出寒光闪闪的镜子,为自己的美丽添彩;她将珍珠般的步摇别在发间,为这平凡的一天增添几分风情。然而,随着天色渐亮,宫女的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惶恐,唯恐自己的美貌被人识破,这种焦虑与期待交织的心情,使得每一个清晨都变得格外沉重
《春游曲》 三首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 林间踏青去,席上寄笺来。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 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注释: - "烟柳飞轻絮":形容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如同飘散的柳絮。 - "风榆落小钱":风吹过榆树,落下了像硬币一样的树叶。 - "蒙蒙百花里":百花盛开的景象朦朦胧胧地映入眼帘。 - "罗绮竞秋千"
【注释】 杂曲歌辞其一圣明乐:指代唐玄宗的《圣明乐》。九陌:指京城的街道。祥烟合:和煦的春风吹来,万物生机盎然。千春:一千年。瑞月:吉祥的月亮。宫花:皇宫中的花卉。苑柳:皇宫里的柳树。将苑:指皇宫。先发凤皇城:指凤凰先飞向皇宫。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5年)正月十五日长安城内的元宵节盛况。诗中用“九陌”与“千春”,“宫花”与“苑柳”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