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素
《春游曲》 三首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 林间踏青去,席上寄笺来。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 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注释: - "烟柳飞轻絮":形容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如同飘散的柳絮。 - "风榆落小钱":风吹过榆树,落下了像硬币一样的树叶。 - "蒙蒙百花里":百花盛开的景象朦朦胧胧地映入眼帘。 - "罗绮竞秋千"
【注释】 杂曲歌辞其一圣明乐:指代唐玄宗的《圣明乐》。九陌:指京城的街道。祥烟合:和煦的春风吹来,万物生机盎然。千春:一千年。瑞月:吉祥的月亮。宫花:皇宫中的花卉。苑柳:皇宫里的柳树。将苑:指皇宫。先发凤皇城:指凤凰先飞向皇宫。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5年)正月十五日长安城内的元宵节盛况。诗中用“九陌”与“千春”,“宫花”与“苑柳”相对照
【注释】:江果:即“江潭”,指汉文帝的皇后。瑶池: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泛指天上的琼台玉阙。金盘:形容盘中之物晶莹光洁。露井冰:井中的水因夜间的露凝成了冰。甘泉宫:汉武帝所建的离长安近的宫殿名。避暑:皇帝夏日避暑之处。台殿:帝王居处。晓光:早晨的阳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从皇宫的富丽堂皇和皇家的奢华生活入手,描绘出一幅盛夏时节的清凉图画。前二句写宫中的水果和冰块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夜闻洛滨吹笙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 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音乐、自然和人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夜闻洛滨吹笙"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被夜中的笙声所吸引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秋夜曲:秋天的夜晚。 2.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夜晚的时间似乎特别漫长,因为滴水声在不停地滴落。轻薄的云朵上闪烁着月光。 3. 秋逼暗虫通夕响:秋天的寒冷逼得虫子整夜鸣叫。 4. 寒衣未寄莫飞霜:如果你还没有寄出御寒的衣服,不要让自己受到寒霜的伤害。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深秋时节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来抒发情感。 -
【注释】 行乐三春节:指春季三次游猎之会。 林花百和香:百花齐放,香气扑鼻。 重意气:重视志趣和气概。 先占斗鸡场:在古代斗鸡的场地先占据位置。 【赏析】 《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三春节”为序来写自己春日出游的兴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乐趣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富有情趣,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首句“行乐三春节”,直接点明主题
【注释】: 塞下曲:乐府《相和歌辞》旧题。陇水:陇山之水,流经甘肃、陕西、宁夏一带。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陇树:指陇山之树木。秋:秋季,泛指边地。征人:远征的将士。泪双流:眼泪流个不停。乡关:故乡,家乡。无因见:没有机会见到。西戍:在西边驻守。河源:黄河的源头。休:停止。 【赏析】: 《塞下曲五首》,乐府《相和歌辞》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塞下”是汉代以来的一个乐府诗题,主要写征戍边地
杂曲歌辞•春江曲二首 家寄征江岸,征人几岁游。 不知潮水信,每日到沙头。 注释版译文:家中的亲人寄居在长江边,我在外漂泊已经有多久未曾回乡?我无法知道潮水的涨落,只能每天在岸边等待。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家寄征江岸”和“征人几岁游”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远离家乡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 乘晓南湖去, 参差叠浪横。 前洲在何处, 霜里雁嘤嘤。 注释: - 乘晓南湖去:趁着早晨的阳光,沿着南湖出发。 - 参差叠浪横:波浪层层叠叠,交错纵横。 - 前洲在何处:前面的江洲在哪里? - 霜里雁嘤嘤:霜降时节,大雁发出哀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黎明时分乘船沿南湖出发的景象,以及他在旅途中对前方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
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 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 灵歌宾紫府,雅韵出层城。 磬杂音徐彻,风飘响更清。 纡馀空外尽,断续听中生。 舞鹤纷将集,流云住未行。 谁知九陌上,尘俗仰遗声。 注释: - 上元节是元宵节的前一天,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包括“听太清宫步虚”。这里的“步虚”指的是吹奏乐器,模仿天界的仙乐。 - “仙客开金箓”中的“金箓”可能是指一种神秘的符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