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赐名士祯,字子眞,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 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 清顺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牧斋之后主盟诗坛,与朱竹垞并称「南朱北王」。 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 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 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好为笔记
清代王士禛《新滩》释义
【注释】 新滩:即新滩口,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兵书峡口:指长江三峡中兵书峡口。石横流:石头像门一样横着挡着江流。怒敌:形容水势猛烈。万斛舟:《汉书·杨仆传》载:“(汉文帝)问曰:‘吴船大者千余石,可致伐蜀乎?’”这里泛指战船。蜀舸:指四川的战船。吴船:指吴国的战船。齐着力:都使劲。西陵:地名,在今湖北宜昌市东,是长江三峡之一。赛黄牛:赛过黄色的水牛。 【译文】 兵书峡口,石像门一样横着挡住了江流
清代王士禛《即目》释义
【注释】 即目:眼前所见。萧条:凄凉、冷落。晦:昏暗不明。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不时见到一只小船从水云之中驶过。 【赏析】 诗题“即目”,点明所咏为眼前景物,是即景感怀之作。首句“萧条秋雨夕”写景,点染出一片萧瑟、凄冷的秋夜气氛。次句“苍茫楚江晦”写意,以“苍茫”二字写出楚江之广袤无涯,又用“晦”字形容天色之昏暗不明,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怅惘。 三、四句“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写眼前景
题田纶霞漪亭读书图
清远如苕霅,檀栾即渭川。 卷帘度沙鸟,倚槛集江船。 渔父歌相答,郊居赋早传。 披图忆田叔,幽思满林泉。
题烟江叠嶂堂
东湖胜事拟西湖,幻出烟江叠嶂图。 也似坡公憩龙井,不知曾有辨才无。
题述鹿轩诗二绝句 其一
七十二峰充下陈,渔洋一点具区滨。 胸吞云梦君何有,却对渔洋忆故人。
题述鹿轩诗二绝句 其二
燕寝凝香画戟枝,放衙花底鹤相随。 羡君五字风流甚,实有文章替左司。
西陵竹枝
荷灯百尺接秋河,犹似秦兵驻绿萝。 更说元宵风景好,竹枝歌续采茶歌。
凤阳鼓楼楹联
相阴阳,度原隰,想前朝创业艰难,惟余陵寝盘空,江淮带郭,望离离满眼旧山川,彼何人哉,顿伤心于青袍白马; 省刑罚,薄税敛,沐当代深恩浩荡,但见闾阎扑地,舸舰迷津,欣蔼蔼一天新雨露,登斯楼也,岂侈观乎绿树红云
一滴庵联
三千余年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
送吴天章归中条 其一
二月春芜绿,纷纷蝴蝶飞。 花朝逢暮雨,寒食减征衣。 道路谁知己,登临不当归。 中条多水竹,此去掩荆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