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丹阳楼 碧城西转拂苍烟,日绕阑干一握天。 青草暮山歌扇底,美人瑶瑟瞑鸿边。 吹声隐隐江都月,弄影翩翩建业船。 流尽古来东去水,又将秋色遇楼前。 注释: 1.丹阳楼:在今江苏镇江市。 2.碧城:指丹阳城。 3.西转:向西边转。 4.拂苍烟:风吹着烟雾飘动的样子。 5.一握天:形容天空的宽广、高远。 6.青草:指丹阳城外的青山。 7.歌扇底:指歌女在扇子上唱曲子。 8.美人:指美女。 9.瑶瑟
【注释】 ①次韵:应和别人的诗歌,即依他人诗词的格律来写自己的诗。辛著作:指辛弃疾。兴化园池:指辛弃疾在兴化县(治今福建建瓯)任上时所修的园林池塘。②“能文骑省”句:言辛弃疾虽为文才出众的骑省尚书,但身体多病,与中散大夫身份已不相称。③□桥:桥名。④晴渚:水边平地。⑤桃杏:泛指花木。⑥“不断”句:意谓春色满目,水月澄波。⑦□须:即下一句中的“□须”,意为“你应当”。⑧“已有”句:意谓莲已生新芽
【注释】 折送:赠送。李野夫:诗人的朋友。红梅:即腊梅,一种在冬天开花的树木。“轻苞”、“满槛”等都是写梅花的外形、色彩;“云幕低垂暗淡天”等是写梅树和梅枝的动态;“巫峡”、“阿溪”、“星郎”等是借景抒情,写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 【赏析】 此诗为酬赠之作。首联先写梅枝上缀着花钿,再描写梅花盛开的景色。颔联用“巫峡”和“阿溪”两个地名来写雨中的梅,表现了梅花不畏风雨的高洁品格。颈联以山客破云
【注释】 绿蒲浅水清回环:绿蒲,绿色的芦苇。浅水,指湖面水浅,波纹不深。回环,曲折。 浪头雨急声珊珊:浪头上的雨声急促而响亮。珊珊(shānshān),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画桡惊起远近雁:画桡(huá ráo)是画有图案装饰的船桨,此处指小舟上的船桨。画桡惊起,指划桨声惊动了远处的候鸟。 宿霭欲乱高低山:宿霭(sù ǎi),指傍晚的云气,这里指云雾。欲乱,即将散乱的样子。高低山,指山峦起伏。
【注释】 (l)延州:唐天宝时改安西都护府为节度使府,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后以“延州”代指西北边塞之地。柳湖:在延州城东,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湖泊。三:泛指多。 (2)日暖闲园草半薰:太阳温暖,园子里的草一半已经长出了花。薰,通“芬”,香馥馥的。 (3)不堪春兴蝶纷纷:春天来了,蝴蝶纷纷飞舞,我的心情却难以承受。 (4)山烟:山上的炊烟。梦松:指梦游山林。成微雨:像细雨一样飘洒下来。 (5)关月
注释: 闻说能文山阁老,比年幽兴著林泉。 自开鹿苑知何日,不向虎溪今十年。 寥寥清言坐中士,皎皎寒月山间天。 不堪世俗看支遁,曾有篇章忆惠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对他的赞赏之情。 “闻说能文山阁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听说你是一个能文善武的人,也就是一个文人雅士。这里的“山阁老”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但具体是谁不得而知
游花山寺 经旬飘雨喜新晴,病马缘畦取次行。 老态只应随日至,春心无意与花争。 山川满目浮烟合,楼板侵天暮霭横。 嗟我有身无处用,强携尊酒入峥嵘。 注释: 1. 经旬飘雨喜新晴,病马缘畦取次行:经过长时间的雨天之后,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气,我骑着生病的老马在田地边缘随意行走。 2. 老态只应随日至,春心无意与花争:岁月不饶人,我的年岁已大,只能顺应时间的流逝;春天的生机勃勃
润州甘露寺 丞相高斋半草莱,旧时风月满亭台。地从日月生时见,天到江山尽处回。三国是非春梦断,六朝城阙野花开。心随潮水漫漫去,流遍烟村半日来。 注释:甘露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西北的北固山之麓,始建于南朝刘宋末年,初名永安寺。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改名为兴庆寺。甘露寺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萧衍曾在此设“招隐墅”。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又重建此寺。甘露寺与南京栖霞寺、南屏寺
诗句解释与赏析 上句:“承天观”: - 关键词: 承、天观 - 解释: “承”在此处意味着接受或承接,“天”通常指代天空或自然,“观”则是指建筑或观赏之所。因此,“承天观”可以理解为一个承接自然之景象的地方,可能是一种观景台或者是某个可以眺望远方的高处。 下句:“上士修真地”: - 关键词: 上士、修真 - 解释: 这一句可能是描述一种高尚的修行之地,其中“上士”指的是有高深修为之人
诗句解析 1 望远初翻叶,随风已结阴:此句描述了在光化道中,随着目光的远眺开始看到树叶,而随着风的吹拂,树叶已经布满了阴暗。 2. 雨蓬宜倦枕:这句表达了由于下雨天气,使得床铺上的蚊帐显得格外沉重,让人更加想休息。 3. 乡梦入寒衾:这里指的是夜晚梦见家乡的景象,感觉如同身处于寒冷的被窝之中。 4. 蓑笠侵郧俗:描述的是使用蓑衣和斗笠的场景,暗示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5. 溪山动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