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修真地,曾无俗混淆。
云根起坛级,江面出松梢。
轩静檐垂斗,窗虚洞接茅。
何当脱尘滓,来结皎然交。
诗句解释与赏析
上句:“承天观”:
- 关键词: 承、天观
- 解释: “承”在此处意味着接受或承接,“天”通常指代天空或自然,“观”则是指建筑或观赏之所。因此,“承天观”可以理解为一个承接自然之景象的地方,可能是一种观景台或者是某个可以眺望远方的高处。
下句:“上士修真地”:
- 关键词: 上士、修真
- 解释: 这一句可能是描述一种高尚的修行之地,其中“上士”指的是有高深修为之人,而“修真”则是指修炼身心。在这里,它描绘了一个适合修身养性的场所。
第三句:“曾无俗混淆”:
- 关键词: 曾、俗、混淆
- 解释: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意思是这里没有世俗的杂乱和纷扰。这里的“曾”字强调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状态。
第四句:“云根起坛级”:
- 关键词: 云根、坛级
- 解释: 此句描绘了一幅云海缭绕、云雾缭绕的山巅景象。”云根”指的就是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峰,“坛级”则是形容山势峻峭,如同古代祭祀用的坛台一样。
第五句:“江面出松梢”:
- 关键词: 江面、松梢
- 解释: 这句诗描绘的是江水从山上流过,水流经过松树时,水声潺潺,好像松树的枝叶伸到了江面上。这里的“松梢”指的是树枝垂到水面上的景象。
第六句:“轩静檐垂斗”:
- 关键词: 轩、静、檐、垂斗
- 解释: 这一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轩”是高大的房屋或者建筑的屋顶,“静”表明这里非常安静,没有喧嚣,“檐垂斗”形容屋檐像斗笠一样垂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第七句:“窗虚洞接茅”:
- 关键词: 窗、虚、洞、茅
- 解释: “窗虚”表示窗户虽然存在,但并不闭塞,而是让光线和空气能够流通,“洞”可能指的是洞穴,“接茅”则是指洞口被茅草遮盖,形成了一个幽静的角落。这两句结合起来描绘了一个既开放又隐秘的环境。
末句:“何当脱尘滓,来结皎然交”:
- 关键词: 何当、脱尘滓、皎然交
- 解释: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渴望摆脱世俗尘埃,与纯洁高雅的事物建立联系的愿望。“皎然交”可以理解为洁白无暇的朋友或伙伴,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赏析:
《承天观》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山顶的建筑及其周围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内心对于精神追求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超越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净化与升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