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
题阙 其四十二
停客勿叱□,对客莫频眉。 供给千馀自,临时请不饥。
题阙 其四十一
长幼同欢敬。称尊莫不尊。 且能行礼乐。乡里自称人。
题阙 其四十
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 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题阙 其三十九
借物索不得,贷钱不肯还。 频来论即斗,过在阿谁边?
题阙 其三十八
借物莫交索,用了送还他。 损失酬高价,求嗔得也磨。
题阙 其三十七
见恶须藏掩,知贤唯赞阳。 但能依此语,秘密立身方。
题阙 其三十六
饮酒妨生敬,榻蒲必破家。 但看此等色,不久作穷查。
题阙 其三十五
欲得依身吉,无过作是非。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题阙 其三十四
有女欲嫁娶,不用绝高门。 但得身超后,银财惣莫论。
题阙 其三十三
有儿欲娶妇,须择大家儿。 纵使无姿首,终成有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