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
题阙 其二十二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 存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
题阙 其二十一
亲还同席坐,知卑莫上头。 忽然人怪责,可不众中羞。
题阙 其二十
亲家会宾客,在席有尊卑。 诸人未下箸,不得在前椅。
题阙 其十九
主人相屈至,客莫先入门。 若是尊人处,临时自朾门。
题阙 其十八
亲中除父母,兄弟更无过。 有莫相轻贱,无时始认他。
题阙 其十七
四大乖和起,诸方请疗医。 长病煎汤药,求神觅好师。
题阙 其十六
耶娘绝年迈,不得离傍边。 晓夜专看待,仍须省睡眠。
题阙 其十五
耶娘年七十,不得远东西。 出后倾危起,元知儿故违。
题阙 其十四
有事须相问,平章莫自专。 和同相用语,莫取妇儿言。
题阙 其十三
尊人嗔约束,共语莫江降。 纵有些些理,无烦说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