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注意通晓诗意,理解内容要点。作答此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分析诗句大意,因此要仔细研读全诗,逐句翻译,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来分析。 “随例趋朝拜赐金”,意思是:按例前往朝廷拜见皇帝,接受赏赐的黄金。 “俄逢晚雨到琼林”,意思是:不一会儿就赶上了傍晚下的雨,来到了琼林宫。 “布衣不觉重重透,恩泽沾来分外深”意思是:穿着布衣不觉得潮湿,是因为皇帝的恩泽特别深厚。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时诗人在江州。智圆是五台山佛光寺的僧人,曾与苏轼有过交往。此诗是诗人怀念友人智圆而作。 首联“五台山下雪纷纷,谪去孤僧万里身。”开篇两句即写景,描绘了一幅五台山大雪纷飞、孤僧被贬的凄凉图景。诗人以“纷纷”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雪花飘落的动态,营造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谪去”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敬意。同时,“孤僧万里身”一句
会真诗四首其一鉴赏 香闺未暝已成妆,坐待残晖下粉墙。阿母初眠深院静,魂神多半出西厢。 赏析 《会真诗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谢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女子在夜晚的庭院中等待爱人归来,她的心事如秋水般深沉而悠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香闺未暝已成妆”,描绘了女子在夜晚还未入睡前就开始打扮自己的场景。这里的“香”字
春宵 春风轻拂,博山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篆烟缓缓移动。丝竹乐器静默无声,玉制漏壶滴答声渐行渐远。 风儿吹动花枝,窗外的倒影随风摇曳。半庭明月下,酒醒之时思绪万千。 注释: 1. 春风轻拂:春风轻轻地吹过。 2. 博山香炉:古代的一种香炉,形状似博山,故名。 3. 袅袅升起:形容烟雾缭绕上升的样子。 4. 风动花枝窗外影:风吹动花枝,使窗外的影子也随之摇曳。 5. 半庭明月:庭院中的一角,月光洒落
翠幕清风小画船,晚凉移近绿阴边。 酒酣半倚蓬窗下,闲听吴姬唱采莲。 注释: 题卞野夫便面:指代卞野夫的画像。便面:古代一种绘画题材,画面表现的是侧面肖像,故称。 翠幕清风小画船:以翠色的幔帐为幕布,清风徐来,在小船上摇曳。 晚凉移近绿阴边:夜晚的凉爽逐渐接近绿树成荫的地方。 酒酣半倚蓬窗下:酒喝得正高兴时,半靠着蓬窗下的栏杆。 闲听吴姬唱采莲:闲暇之余,听到吴地的歌女在唱采莲歌。 赏析:
注释: 一冬剩有三春暖,二月都无一日晴。——一年到头,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而二月里,又常常阴雨绵绵,不见晴天。 雨雪载涂泥滑滑,黄昏犹未断人行。——路上积雪覆盖着泥土,湿滑难行;天色已晚,行人仍络绎不绝。 赏析: 《春寒》这首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寒冬腊月的图景。首两句“一冬剩有三春暖,二月都无一日晴”,表达了诗人对冬天漫长、寒冷以及春天迟迟不来的感慨。三、四句“雨雪载涂泥滑滑
会真诗四首 其二: 漙漙玉露湿庭莎,不觉凉侵袜底罗。 自是夜深心胆怯,却嫌行处月明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行走时的所感所见所思。第一句“漙漙玉露湿庭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庭院中玉露的清新与湿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第二句“不觉凉侵袜底罗”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清凉感受的感受,从脚趾到全身都感受到了凉爽,仿佛连袜子也感受到了这份清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斗鸡时写的,描述了斗鸡的雄姿和主人的赏赐。 昂尾高冠芥羽班:昂首挺胸,头戴高冠,羽毛斑斓。 几年无敌向场间:几年来一直称霸场上。 莫言死斗成何事:不要认为生死搏斗有什么意义。 供奉朝来赐锦还:作为朝廷贡品,被赐予了锦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斗鸡图。诗中的“斗鸡”指的是斗鸡比赛,这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活动。诗中描述了斗鸡的雄姿,以及主人的赏赐。诗人通过斗鸡这个场景
【注释】太平堤:在今江苏苏州。乌台:御史台的别称。骢马:即骢马,古代骏马名。绣衣:汉代皇帝所穿的衣服。此指御史官服。 【赏析】这首诗是送陈耘初任御史的诗。诗人对陈耘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汉宣帝一样,“刑错而天下治”,为百姓造福。全诗四句,前两句描绘陈御史上任后的美好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的嘱托,表达了诗人对新贵的希望和祝愿
诗句原文: 衣褪香肌瘦不胜,侍儿扶至困腾腾。 莫言良会春宵短,犹胜前时独背灯。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衣褪香肌:形容女子因消瘦而衣服难以遮掩身体。 2. 瘦不胜:极度消瘦的样子。 3. 侍儿扶:由侍女搀扶。 4. 困腾腾:形容非常疲惫的样子。 5. 莫言:不要说。 6. 良会:美好的相聚时刻。 7. 春宵短:春天的夜晚短暂。 8. 独背灯:独自一人,没有伴侣相伴。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