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月淡星微夜渐分,百年心事在逡巡。无端侍女频催去,香散空斋不见人。 诗句释义: 1. “月淡星微夜渐分”: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变得暗淡,星星也隐没不见,夜色开始变得清晰可见。 2. “百年心事在逡巡”:这里的“心事”可能是指诗人对于未来、对于人生的种种忧虑或期待。诗人表达了这些心事如同徘徊不定的思绪,难以决断和前行。 3. “无端侍女频催去”:侍女们似乎有什么急事,频繁地催促诗人离开
我们需要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 1. 情随飞絮远悠扬,梦绕梨云去渺茫。 - 注释: “飞絮”指的是柳絮,“悠悠扬”形容它在空中飘动的样子。 - 译文: 随着情感的波动,像柳絮一样轻盈地飘向远方;梦境缠绕着梨花般洁白的云朵,显得遥远而模糊。 2. 忆得芳卿春睡觉,含羞懒下合欢床。 - 注释: “芳卿”是人名,可能是某人的称呼或昵称,“合欢床”通常指夫妻或情侣之间共享的床。 - 译文:
【注释】 梨园:汉时以教习歌舞的官署,后指宫廷音乐。乐府诗:古代一种有音乐伴奏、配乐演唱的诗歌。效:仿效。香奁体:指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诗歌风格。效:学习。“三忆”:即三次追忆。效香奁体: 指仿效《香奁集》的体裁和风格。其三:是第三首的代称。庞师:唐人庞勋曾为宰相,号庞师。 【赏析】 这是一首追忆前度相知的女子的小令,全词用七言四句体,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押平声韵。 开头两句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点明马的来历,即从冀北来;次句写马之出众,“龙媒”是骏马的美称,说明这匹马非凡品;第三句写马饱食而闲,却仍啮草,表现了它不贪吃、耐劳的性格。 发迹断从冀北来, 发迹:指得志,显达。冀北:古代地名,在今河北一带。这句意谓此马来自千里之外的冀北地区,因它得以显达。 无人不道是龙媒, 龙媒:形容马的体态俊美,毛色光泽如龙。这里是说,人们无不称赞此马是龙种。 如何饱食天闲粟, 如何
诗句释义 - 晓莺啼歇曙烟收:早晨的黄莺停止了歌唱,清晨的烟雾也消散了。 - 花气薰栊日影浮:花香弥漫在屋檐下,阳光透过树梢映照下来。 - 忆得起来相伴坐:想起过去与她一起坐在一起的日子。 - 绿阴深处看梳头:在绿荫深处,看到她正在梳头发。 译文 早晨的黄莺停止了歌唱,清晨的烟雾也消散了。 回想起来,我常常陪她坐在屋里,看着她梳头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
【题解】此诗为咏雪梅图之作。首联写寒梅傲霜,不畏严寒。次联借众鸟之静,反衬梅花之韵。 【注释】渊:深水,喻指寒冷。雨竿:雨中的竹杆。翛(xiāo)翛(xiāo):形容风吹竹叶沙沙作响的样子。众鸟:群鸟。喧集:喧闹聚集。寂寥:寂寞冷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以“寒”字起笔,描绘了雪地中梅花的傲然独立和不惧严寒。接着,通过“风竹翠翛翛”这一细节,展现了梅花与竹子相互依偎
石路仙源无尽头,山花漂歇水还流。 衡门绿树春风里,时见人来杖履游。 注释:在仙境般的石路上,没有尽头;山中的花朵随风飘落,而流水依旧潺潺流淌。衡门的绿树环绕着春天温暖的风,不时能看到有人穿着鞋子在门前悠闲地散步。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间的美景,通过“石路仙源”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同时,“山花漂歇水还流”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魅力。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
【题解】此诗当作于元和(806-821)年间。唐宣宗大中(847-860)年间,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与白居易、元稹等同为谏官,因参与政治而得罪权贵,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即作于此时。 【注释】: ⑴梦醒虚堂月半斜:意谓夜深人静之时,月光斜照到虚明的屋宇之中。 ⑵毵毵(sānnān):形容柳条细长柔软的样子。 ⑶曳青鸾尾:用神话传说中青鸾尾羽作比喻,指轻盈飘忽的样子。 ⑷闲庭
【注释】 1. 天平山: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 2. 白云亭:亭名。在天平山上。 3. 京国:京城,指南京。 4. 重登:再次登上此山。 5. 老健:指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6. 酒酣:酒喝得十分畅快。 7. 座:座位。 8. 谁:疑问词,何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京天平山白云亭重游时的即兴之作。诗中写诗人在白云亭上重登天平山的情景和感想。首联写登山之乐;颔联写与友同游之喜
注释:谢人惠镜(赠给友人的镜子) 明炼由来在刮磨,此心如水共君何。 不因远寄萧斋底,白发那知有许多。 译文:你送给我的那面明镜,总是用它来磨砺自己,就像我的心与您一样,都是清澈透明的。我不曾想到,这面镜子会让我变得如此苍老,因为我一直将它带在身边。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的镜子的情感。诗人通过比喻和设问的方式,赞美了朋友的友情和对自己的关心。诗人用“明镜”来比喻自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