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迹断从冀北来,无人不道是龙媒。
如何饱食天闲粟,犹向平原齧草荄。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点明马的来历,即从冀北来;次句写马之出众,“龙媒”是骏马的美称,说明这匹马非凡品;第三句写马饱食而闲,却仍啮草,表现了它不贪吃、耐劳的性格。
发迹断从冀北来,
发迹:指得志,显达。冀北:古代地名,在今河北一带。这句意谓此马来自千里之外的冀北地区,因它得以显达。
无人不道是龙媒,
龙媒:形容马的体态俊美,毛色光泽如龙。这里是说,人们无不称赞此马是龙种。
如何饱食天闲粟,
如何:为什么。天闲粟:天赐的粮食。这里比喻高官厚禄。这句意思是说,为什么它饱享朝廷的赏赐呢?
犹向平原齧草荄(jiā)①。
啮(niè):同“啮”,啃咬。草荄(huái):草根。这句意谓它还到原野上去啃咬草根,表现出它的吃苦耐劳的性格。
【注释】
①本段四句皆用《汉书·终军传》事。终军字少卿,西汉人。少年时学于博士,为武帝所赏识。武帝欲使匈奴归附,问群臣:“谁能使越战?”终军对曰:“能。”帝问:“越何故不服?”终军对曰:“越民无军旅之事也。”帝笑其言,以为年少轻敌。终军请行,帝赐以黄金百斤和符节,令军符给军。军至越地,被留不得归。终军愤懑,上书自陈,并陈述匈奴势大不能抗御等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题画诗。首句点明马的来历,即从冀北来;次句写马之出众,“龙媒”是骏马的美称,说明这匹马非凡品;第三句写马饱食而闲,却仍啮草,表现了它不贪吃、耐劳的性格。全诗虽咏马,实则抒发作者自己不受重用之情。
起句“发迹断从冀北来”,点出马的出身。诗人以冀北之地产马著称,因此此处特指马的故乡。“无人不道是龙媒”,则点明马之卓越。龙媒乃骏马之异名,用以赞美其非凡之体貌,亦可见诗人对此马之重视与喜爱。然而,这匹千里马并非因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得志,而是由于皇帝的宠爱。“如何饱食天闲粟”,则是对马得宠的讽刺。马虽食天赐之粟,但并未以此自满,依然勤勉劳作,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些身居高位却荒淫腐化的人。最后一句“犹向平原齧草荄”,则描绘出马虽得宠却仍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全诗通过咏马来表达诗人自身的情感。首句点明马的出身,次句赞颂马之卓越,末句则通过对比来强调马的高尚品质,从而抒发了诗人自身不被重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