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盖棺事则已,壮士拔剑歌莫哀。
功名富贵我何有,松菊田园归去来。
【注释】
盖棺事则已,指死。壮士拔剑歌莫哀:壮士死去,何必悲伤?功名富贵我何有,功名富贵是我所没有的。松菊田园归去来:在松树和菊花丛中,回到田园。
【赏析】
此诗写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诗人此时年近五十,隐居在会稽兰亭山麓的东皋,过着恬淡的生活。他以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世俗名利,追求清静闲适的生活,表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男儿盖棺事则已,壮士拔剑歌莫哀”,这是全诗第一联。诗人认为人生一世,到头不过一死,所以不必过分悲痛。这里说出了作者对生死的看法。“盖棺”是古代人死后,要等到棺材盖上后才能算是死,因此用来比喻人的一生,意谓人到死了才觉得一生过得够本了。“事则已”即事情到此为止。“壮士拔剑歌莫哀”一句,诗人认为壮烈之士,应当慷慨激昂,唱出自己的悲愤,但壮士们却应该放下武器,不要悲哀了,因为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事则已”与“歌莫哀”相呼应,表明了诗人对于生与死的淡然。
第二联“功名富贵我何有,松菊田园归去来”。“功名富贵我何有”,意思是说功名、富贵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松菊田园归去来”的意思是说我要回到田园里去。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于功名富贵的看破,也写出了他对于自然的向往。
第三联“种松不得成苍翠,采菊犹存旧芳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说种松不能成苍翠,采菊也不能保存旧时的芳香。“种松”与“采菊”相对应,都表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不得成苍翠”与“犹存旧芳菲”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和珍视。
第四联“欲从江汉乘流楫,肯向关山度朔尘。”这几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想要从长江、汉水乘着船去旅行,不愿意再过那种战乱的生活了。“江汉”与“关山”相对应,都表示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热爱。“肯向关山度朔尘”中的“度朔”是指渡过边境,这里用来形容战乱。诗人不愿意再过那样战乱的生活了,只想过一种宁静的生活,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对生与死的看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