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
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
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
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
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
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次韵答之。其二
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
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
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
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
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
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
注释:我本是山中的一个人,我渴着喝那山下的泉水,那是从松树的树干里滴出来的水,我用它来酿造了春天的酒,在月光下一起品尝吧。一瓢清纯而甘冽的美酒让我沉醉其中,即使再清淡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淡泊名利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过度饮酒反而成了一种习惯。我总担心自己的酒杯空空的,那样的话会惹得朋友生气的。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奔波,已经十多年了,这使我失去了很多的乐趣。我生平最敬佩的是陶渊明,他的耿耿于怀让我夜不能寐、日不能忘。我本来并不是轻视功名利禄的人,只是我又回到了农田之中。我很难模仿出西施皱眉的那种样子,因为我担忧如果这样做就会失去赵胜那种轻盈的步伐。我的故乡究竟什么时候能回去呢?我只愿意把我的心交给那里。赏析:这首《答徐仲仁》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首联“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性格。诗人是山中的隐士,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使他渴望饮用山中的泉水。他通过这一行动展示了他对于自然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方式。他用山上的松树汁液酿造春天的酒,然后在月光下一同享用。这一行为表现了诗人追求简单、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以及他对于精神世界的重视。
颈联“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执着。他虽然只有一个小小的瓢子,但是他仍然能够找到满足感,享受那份清甜的味道。诗人通过对这种简单的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
尾联“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忧虑。他担心自己可能会因为过于简朴的生活方式而让朋友们感到愤怒或者失望。然而,他也明白自己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引起朋友们的不满,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维护。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