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山中人,元非庙堂瑞。
何由适真性,颇恨误虚誉。
躬耕苦无力,读书粗识字。
山林寄萧散,庭草自交翠。
苍松振龙髯,新篁堕琼腻。
清风入南轩,一笑复嗟喟。
悬知相如璧,争似灵运屐。
半生江海游,浩荡不可记。
谅非经世才,聊写咏归志。
游川一丘壑,潇洒足风致。
这首诗由徐仲仁所作,他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来投赠给诗人,诗人则歌咏山中的生活,并作答之。这是第三首。
我本山中人,元非庙堂瑞。
何由适真性,颇恨误虚誉。
躬耕苦无力,读书粗识字。
山林寄萧散,庭草自交翠。
苍松振龙髯,新篁堕琼腻。
清风入南轩,一笑复嗟喟。
悬知相如璧,争似灵运屐。
半生江海游,浩荡不可记。
谅非经世才,聊写咏归志。
游川一丘壑,潇洒足风致。
【注释】:山中人:隐居的读书人。庙堂:指朝廷,这里泛指官府和权力中心。何由:如何能够。适真性:实现自己真正的本性。颇恨:非常后悔。躬耕:亲自耕种。粗识字:只识一些字。萧散:闲散、不拘谨、不拘束。苍松:青松。龙髯:龙须,形容松树的枝叶繁茂。堕琼腻:坠落如玉般的油脂光泽。清风:清风拂过,比喻高雅的诗文或品格。南轩:南方的房舍,也泛指高爽的居处。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辞赋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其《子虚赋》描写楚地物产丰富,有“子虚乌有”之说。这里用以自嘲不能像司马相如那样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竞:谁与相比。灵运:南朝宋的谢灵运,以山水诗名重一时,曾为永嘉守郡时种柑于东山(今浙江绍兴),后人称为“陈留柑”,又称“谢公柑”。屐:屐齿,鞋底上突出的部分,形似齿状。半生:一生的岁月。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经世才:治理国家、天下的才能。咏归志:吟咏回归自然的思想。游川:漫游山川。一丘壑:指山水之间的一个角落。潇洒:超脱,不受世俗拘束。风致:风采和情致。
赏析:此诗是一首酬答之作。作者徐仲仁向诗人徐仲仁投送六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怀,诗人便用山中生活来回应他的诗歌,这在诗坛上是十分少见的。这首诗也是对徐仲仁诗作的一种肯定,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首联说:我本是山中人,不是庙堂中的人才。为什么能适应自己的本性呢?我十分后悔误信了虚名。
颔联说:我亲自耕种而没有力量,读书识字也不够熟练。
颈联说:我把山林当作我的寄托,庭院里的草也长得很茂盛。苍松枝节挺拔,新长的竹子也很美丽。清风吹过南轩,使我不禁微笑又叹息。
尾联说:我知道你将来会像司马相如一样成为文坛上的一颗明珠,但比起谢灵运那样的隐士来说,我更欣赏后者的品德和才华。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湖之间度过,时间已经变得难以记忆。我并不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人,但我还是想抒发一下我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我在山水之间徜徉,过着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