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思家切,终宵只梦归。
觉来疑乍别,续去可重依。
童稚争牵袂,妻孥懒下机。
他时真到日,应诉见还非。
【注释】:
梦归:梦中回到家乡。
游子思家切,终宵只梦归。
游子:离家在外的男子。思家:思念家乡。切:深切。终宵:整夜。只:只做。
觉来疑乍别,续去可重依。
觉来:醒来后。乍:忽然。别:分离。续去:继续前行。
童稚(zhì):小孩儿。童稚争牵袂(mèi),妻孥(nú)懒下机。
童稚:小孩子。争:争相。牵袂:拉着衣袖。妻孥:妻子儿女。懒:懒得。下机:放下织布的工具。
他时真到日,应诉见还非。
他时:将来的日子。真到日:真的到日子。应诉:应付官司或诉讼。见:看见。还:是。非:错误。
赏析:
这首七绝以平实的语言、浅近的意境,写出了游子的乡愁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梦归”、“终宵只梦归”二句,直接道出了游子归心似箭、梦魂难舍的心情。首句中的游子,是指那些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次句中的终宵,指整夜;只梦归,指梦中总是想着回家。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整夜都在做梦,梦见自己回到家里。这里的“只”,是“只做”的意思,即在梦中总是在做着回到家乡的事情。
第二句“觉来疑乍别”,“觉来”,指天亮的时候。这句的意思是说:天一亮就醒了,醒来之后,突然之间好像与家乡告别似的。“乍”字在这里是突然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让人措手不及。这里的“别”,指的是离别,也就是分别。这句中的“疑乍别”,可以理解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仿佛突然间就要与家乡告别一样。
第三句“续去可重依”,意思是说:继续往前走,可能还能重新依靠家乡。这里的“续去”,可以解释为继续前进;“重依”,则是重新依附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再次返回家乡。这句中的“可”,可以理解为或许,可能性。这里的“重依”,可以理解为重新依附、重新依靠的意思。
最后两句“童稚争牵袂,妻孥懒下机”,意思是说:小孩子都争相拉着母亲的衣袖不放,妻子和孩子都懒得放下织布的工具。这两句描绘的是家庭团聚的场景,通过孩子和妻子的反应,展现了游子归来时家庭的温暖和热闹。这里的“童稚”指的是小孩子;“牵袂”是一种传统的礼仪动作,即拉住母亲的衣袖;“妻孥”则是指妻子和孩子;“懒下机”则是指放下织布的工具。这两句中的“争”,可以理解为争相;“懒”则可以理解为不愿意或者懒得做某事。这里的“懒下机”,可以理解为不愿意放下织布的工具。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浅近的意境,写出了游子的乡愁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常用的词汇和意象,如“梦归”、“终宵”、“觉来”、“疑乍别”、“续去”、“童稚”、“妻孥”等,这些词汇和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基本框架和内在逻辑,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