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注释: 1. 岩前碧树映楼台,槛外芙蕖午昼开。 - 岩前:指岩石前面的景色 - 碧树:青翠的大树 - 映楼台:映衬在楼台之上 - 槛外:栏杆外面 - 芙蕖:荷花 - 午昼:中午时分 - 开:盛开 2. 不信清虚无暑到,直疑高处有风来。 - 不信:不相信 - 清虚:清新空旷 - 暑到:暑气来到 - 直疑:直接怀疑 - 高处:高处 - 有风来:有风吹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图
【注释】 漫兴:随意吟咏。其五:这是组诗中的第五首。 荫:遮蔽。 疑:怀疑,以为。 泉石:指山间清泉与幽美的石头。 清寒:清凉寒冷。 待风:等待风力吹拂。 消散处:消失的地方。 坐忘:坐着忘记了自己。 炉中:佛家语,指火盆,用以取暖。 【赏析】 《漫兴》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以写景为题材,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超脱物外,寄情自然的情趣。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洗练,意境深远
天光云影孤舟静,松韵涛声六月寒。 非是市朝无梦到,樗材只合老渔竿。 注释: 1. 天光云影:天空的光辉与云彩的影子。孤舟静:孤独的小船静止不动。2. 松韵:松树的声音或风格。涛声:波涛的声音。六月寒:六月里仍感到寒冷。3. 市朝:城市和朝廷。无梦到:没有做梦到的地方或人。4. 樗材:不成材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自己无用。只合:只能,只好。老渔竿:年纪大的老人使用的渔竿。 赏析:
注释:绿树成荫,覆盖着碧绿的山谷;板桥下,南面有一座闲适的草亭。谁能知道梅雨刚刚停止后,就有人来这里坐着看山呢? 赏析: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诗人在梅雨初晴之后,坐在草亭上观赏山林的景象来表现作者的闲适心情。诗中的“漫兴”是随意作诗的意思。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闲适之感
注释: 不睹南州已十年,浒溪风景只依然。 遂初轩下重逢日,共坐南薰雪满颠。 不睹南州(不看到南方的州郡): 指作者长期在南方生活,对家乡没有再见到过。 浒溪风景只依然(浒溪:指作者在南方的住处。依然:依旧,如故。):表示作者在南方的所见所闻,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遂初轩下重逢日(遂初轩:即“遂初堂”,是作者读书写作的地方。):指作者在南方的家宅,与朋友在这里重逢的日子。
注释: 白头太守文章伯,晚节桑榆景倍饶。莫道户庭常不出,时还送客到溪桥。 白头太守:指年纪已高、头发白了的官员。文章伯:指文才出众的人。 桑榆景倍饶:夕阳下的景色更加迷人。桑榆,指夕阳,也指晚景,暮景;倍饶,更美。 莫道:不要说。 时还:不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致仕后送给友人徐乐余的诗。前两句赞美徐乐余的才德,说他是“白头太守”的文章大师,晚年的景仰之情更加浓厚
丹山峭壁耸嵯峨, 江水无声月色多。 漫兴谁能重载酒, 洞箫吹和扣舷歌。 注释与赏析: 1. 丹山峭壁耸嵯峨 - 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用“丹山”来形容山石的颜色,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峭壁”强调了赤壁的自然之美;“耸嵯峨”形容山峰高耸、参差不齐的样子,形象地展现了赤壁的险峻。 2. 江水无声月色多 - “江水”和“月色”是夜晚赤壁的主要元素,这里的“无声”既表达了夜的寂静
梅柳大家白板扉,蘋花开处水禽飞。 扁舟记得江乡路,蟹断渔罾对夕晖。 注释:画上描绘了梅花、柳树和白板门的景象,蘋花盛开之处水鸟飞翔。画中的扁舟仿佛记得家乡的江边小路,夕阳下螃蟹断了网,鱼竿插在岸边。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述了画中的景象。首句描绘了画中梅花、柳树和白板门的景象,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画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次句描绘了画中蘋花盛开之处水鸟飞翔的景象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时,需要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然后分析诗句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本题要求对“题赤壁夜游图 其二”逐句释义并赏析,注意要结合诗句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题中“赤壁夜游图”指的是《后赤壁赋》。 【答案】 译文:江面空阔,落叶飘飞,肃杀的秋霜覆盖着大地,月色下的影子随风而动,也上了船头。半夜里听到涛声,惊扰了梦中的鹤。翻身坐起听涛,却无法入睡,只能辗转反侧。 赏析:
注释 题王孟端松木竹石 : 题目。王孟端,作者的朋友。松木竹石,指王孟端的字“孟端”和他所画的松、竹、石三幅画。 中书旧宅九龙山 : 中书省,唐代官署名,掌管国家机要。龙山,代指王孟端的居所。 一自金台仙去后 : 金台,传说中的仙人聚居的地方。一自,自从……以后。 空留遗墨在人间 : 指王孟端的书法艺术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王孟端作品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