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星垣
【注释】 对联:中国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两个句子组成。 园多草木春无数:园子里的花草树木繁茂,春天来临时,百花争艳,景色无限好。 世有风波志不移:世上有困难和挫折,但人的志向不会改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依然坚定自己的志向,不被外界所动摇的决心。"园多草木春无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有风波志不移"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注释】 一日:指一天,或一日内。何所事:做什么。 生:一生,一辈子。愧:惭愧,以……为耻。 【译文】: 每天的生活应该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生中我总感到自己比不上他人。 【赏析】: 此联语意平易,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日”二字,既是对时间的限定,也是对人生的定位。人应该珍惜每一天,把握好每一个瞬间,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此生常愧不如人”则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谦逊的心态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即“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全诗内容、情感,理解诗人的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等,最后根据所给答案进行概括总结作答即可。 “胸中垒块须浇酒;笔底波澜只写诗。”这是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只有将胸中的块垒通过饮酒来宣泄,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释义:事情到了没有要求的境地,才能感到满足;人如果不是有道德品质的,就不能悠闲自在。 注释:无求——不求。闲——安逸。 赏析:这两句诗强调了“清心寡欲”与“高尚情操”的关系,是儒家提倡的人生态度,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境界。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追求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就必须保持内心的清静和淡泊,不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心安理得、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
【注释】: 写就千缣——指抄录经书,用千缣(丝织品)作为酬金。 消积债——消灭债务。 一息——指生命。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题所撰诗文的诗作。“写就千缣消积债;留将一息理残书”两句,是说自己辛辛苦苦地抄录了经书,以换取酬金来偿还债务,并把剩下的一点时间用来整理残存的书籍。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执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注释:不是因为有因果报应才去做好事,不是为了功名才去读书。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行善和读书并非因为外界因素,而是出于内心的善良与追求。这种观点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
【注释】 摘句:指摘录诗句。对联:指对仗工整的对偶语句。司马:指西汉的司马相如,曾为汉武帝所宠幸,封为文木侯,后因《子虚赋》和《上林赋》等作品受到贬责。元狩:汉武帝年号(公元前122—公元前119年)。永和:汉宣帝年号(公元前76—公元92年)。署:掌管文书工作的官吏。 【赏析】 本条是说,司马相如在元狩年间曾担任过文书工作,而到了永和年月,则又担任了掌管文书工作的官职
“闲云”指的是悠闲的游子或者诗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心境。 “倚岫”是靠在山崖上,形容诗人在山崖上静坐,享受着山间美景。 “心常住”表示诗人的心境始终如一,不为外界所动。 “明月沉潭影不流”中的“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沉潭”则是深不见底的潭水。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同月亮一样明亮清澈,而其影子却无法随波逐流。 译文: 悠闲的游子或诗人依偎在山崖之上,心境始终如一,不为外界所动
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翻手成雨,覆手成云。 注释: 1. 有酒学仙:指有酒的时候可以模仿神仙的行为。 2. 无酒学佛:指没有酒的时候只能效仿佛教徒的言行。 3. 翻手成雨:形容变化快,像翻掌时雨就落下来了。 4. 覆手成云:比喻能力高强,能迅速改变局面或环境。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对联,通过饮酒与修行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转变。"有酒学仙"和"无酒学佛"两句
【注释】 沽酒:买酒;留客:请客人饮酒。 温书:给子孙讲书,即教书。课孙:教育子孙。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的闲居情趣。上句写与二兄相聚饮酒之乐;下句写年老体衰,为子孙教书之忙。全诗以“闲”、“老”二字统摄全篇,构思巧妙,语言平易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读来令人有亲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