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游海上瑞岩 海国横秀色,兹山何郁盘。 黄金亘楼观,积翠开峰峦。 登高恍神游,驻目穷遐观。 地迥云物古,天秋松桂寒。 于时灏气清,东溟净液澜。 精思落天外,回飙生羽翰。 尝闻有灵草,可以驻颓颜。 且毕济时略,金梯期再扳。 注释:在海国(指大海)上观赏那美丽的山峰,这山峰多么郁结盘旋啊!连绵的楼台仿佛是黄金铺就,层层叠叠,翠绿的山林像屏风一样打开,展向远方的群峰。登上高处恍如进入了神仙的境界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作者为黄梅五祖寺住持。全诗以宿黄梅五祖寺为题,通过对寺庙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对佛祖的崇敬之情。 首联“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开篇即点明主题,佛祖在此说法,与诸天相邻。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佛祖比作高高在上的诸天,突出了佛祖的尊贵地位。 颔联“珠宫历浩劫,桂殿余真身”,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壮丽景象。这句诗中的“珠宫”和“桂殿”都是佛教中的重要建筑
【注释】秋夜期卢道士见宿不至:秋夜里,我邀请卢道士来住宿,但他还没有出现。 扫石待瑶驾(:等待卢道士的马车):用扫帚打扫台阶上的石头。瑶驾,指仙人乘坐的车辆。 焚香立阴阶:点上香,站在门边。阴阶,门边的台阶。 如何道机熟,反使音期乖(:不知为何道术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反而让音律的节拍失去平衡):不知为什么,我的道术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了,却使得琴声的韵律失去和谐。 暝色带疏竹(:傍晚时
酬外兄林大见寄 衰孱谢时耀,索居久荒芜。 顾兹升斗禄,遂与田园疏。 文墨互纷糺,舍馆若僧居。 斋中无馀物,草木盈前除。 缅怀桑梓遥,况与亲爱迂。 举头望飞云,清兴与之俱。 飘飘西南风,翼彼五云书。 岂惟比兼金,欲贶无琼琚。 抚运感离间,衔哀念先庐。 泉台未及封,旧业应翳如。 失路已窘步,孤生叹多虞。 仰惭南枝禽,俯愧同队鱼。 沉忧发已种,抚事心已痡。 裁诗重于邑,安得膏吾车。 注释: 1.
这首诗是诗人徐濆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荆南不堪别”,意思是在荆南这个地方离别让人难以忍受。荆南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湖北省一带,这里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但是因为战争等原因,使得人们在这里离别,感到痛苦和悲伤。 颔联“孤棹向何处”,意思是他独自一人乘坐小船,不知道该向何处去。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漂泊在外,没有依靠和目标的孤独感。 颈联“人分鸿雁秋
这首诗的翻译和注释如下: 1. 太朴本无事,大听元希声。 - 译文:太古时期的原始状态本是没有事情可以打扰的,只有大自然的声响。 - 注释:太朴 - 指太古时期,没有文明,一切都很自然的状态。无事 - 没有事情发生。大听 - 对大自然的声音特别敏感、倾听。 2. 何如伯牙子,尚怀山水情。 - 译文:像伯牙那样的人,仍然怀念着山河的情感。 - 注释:伯牙子 - 伯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琴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长信怨》。 玉貌邯郸女,少小来深宫。 春芳羞百媚,秋水明芙蓉。 君王一爱惜,白日生春风。 春风不长好,妾颜岂长保。 注释: 白玉般的容颜,美丽的女子,年幼时就来到深宫里。 春天的花朵,使百花都感到羞愧,百媚千娇,美丽动人。 秋天的清流像明亮的芙蓉花一样,清新脱俗。 君王对她们非常宠爱,阳光明媚的白天就像春风一样温暖。 但春风总是短暂的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联。每句的字数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译文: 久居泉石,远离尘世喧嚣, 晨起饮清涧霞光,夜晚弹奏碧萝月色。 扫石弹琴,寻泉吃饭,胡麻作食。 长吟古苔篇,好似仙人之家。 陶潜归隐栗里,王逸仙隐居东山。 心如槁木,无欲无求,足迹随风飘荡。 有时攀登攀爬,日落时更吟咏眺望。 在碧草中醉眠,玄猿引吭长啸。 冥栖笑嘲流俗,何必追求世俗之名。
【注释】 雁荡:山名,在浙江省东南。吴生:吴士显。脱略:不受拘束。世事:尘世的名利。识:了解。平生:一生。布衣:平民百姓的衣着。何:多么。飘飘:飘逸的样子。孤剑:单枪匹马。斗酒:一杯酒。秋水:秋天的江水。长风:大风。车尘:车马扬起的尘土。中:中间。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颔联点明送行之人,颈联写其远去的行程,尾联写送别的情景
江阁秋云图 山容初敛夕,云气已归壑。 何以散冲襟,孤琴坐江阁。 美人期不来,天寒枫叶落。 注释:江边高阁中,秋天的云彩渐渐消散,仿佛被山色所收。如何能将心中的忧愁散去,独自弹奏着古琴坐在江边的高阁之中。美人约定不来,天寒了,枫叶也飘落了。赏析:这是一篇描绘秋天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作。开头两句“山容初敛夕,云气已归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山景图,夕阳下,山峦渐渐收起了它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