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南安偶题七首 译文: 铁汉楼边旧有台,白云红树拥成堆。行人莫讶南安小,会见三贤讲道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安城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首句“铁汉楼边旧有台”,描述了楼边的古老建筑,暗示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第二句“白云红树拥成堆”则描绘了南安的自然风光,白云、红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三句“行人莫讶南安小”,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自豪感,即使是一个小地方
南安偶题七首 潦倒何心过岭来,暖风晴日一阳回。 水边篱落频经目,细看天机认老梅。 注释: 1. 潦倒:形容心情不振、失意。何心:为什么的心,即为何如此。过岭来:从岭那边过来。 2. 暖风晴日:温暖的春风和晴朗的天气。一阳回:万物复苏,阳气回升。 3. 水边篱落:水边的小围栏或篱笆。频经目:经常看到。 4. 细看天机:仔细观察天空的变化,识别自然规律。认老梅:认出了梅花的老态。 赏析:
南安偶题七首 霁月光风只此心,程家兄弟感来深。 如今欲识溓溪面,只把光风霁月寻。 注释: 1. 霁月光风只此心:在晴朗的月光下,只有这份心境最为清晰。 2. 程家兄弟感来深:程家兄弟的情感深厚而难以忘怀。 3. 如今欲识溓溪面:现在想要了解清澈见底的溪水。 4. 只把光风霁月寻:只需凭借月光和微风就能找到答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安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情感
释义: 长久以来,我们这些文人学士都厌倦了虚名,今天孙先生却突然驾临寒舍,这真是宠辱之恩啊!有什么可以留住您一醉呢?只有那白云飘渺间袅袅升起的香烟,才更显得清幽。 注释: 1. 斯文:指文人学士。 2. 久矣:已经很久了。 3. 厌虚名:厌倦了虚名。 4. 忽枉:突然来到。枉,到。 5. 高轩:高大的车轩。 6. 宠荣:宠幸和荣誉。 7. 何物:什么。 8. 敢:怎么敢。 9. 公一醉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上金匙银箸滩 - 描述了一种场景,用金色的汤匙(金匙)和银色的筷子(银箸)插在滩头,象征着财富和奢侈。 2. 谩向滩头插纸钱 - 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奢华行为的讥讽,意为徒劳无益地在滩头插放纸钱。 3. 金匙银箸险相连 - 形容金币和银筷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甚至几乎相碰,强调了物质的堆砌和浪费。 4.
南安偶题七首 面面青山送积阴,南安城子落锅心。 旧游每忆程兄弟,真乐人閒何处寻。 注释与赏析 - 面面青山送积阴:描述了南安的景色,连绵不断的青山如同层层叠叠的阴影,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觉。 - 南安城子落锅心:形象地描绘了南安城的建筑特点,城墙厚实如锅底,给人一种坚固稳定的感觉。 - 旧游每忆程兄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每当想起与程兄弟共同度过的时光,心中总是充满了温馨和怀念。 -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作答时需要通晓诗的大意,理解诗意、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青青簇簇水逶迤”是写景,写韶州江水之清澈;“丞相祠前欲雨时”是说在丞相祠前,天将下雨;“自笑自歌谁曾得,送人韶石俯江湄”是写自己独吟自唱无人领会,送人行舟于韶州,却见江中波涛汹涌,感叹韶山之险峻。赏析时要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特点。 【答案】 译文
诗句:长笑梅关不见梅,肩舆扶我几低徊。却疑冰玉闲恣态,厌见风尘日往来。 译文:在南安偶然停留的时候,我看着那被云雾缠绕的山峰,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我想象着自己如同一位仙人一般,在这山间漫步,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和清新的空气。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深深赞美和对尘世烦恼的厌倦。他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青青离离木拱时,谁镌太守墓前碑。 铜仁德泽知深浅,却有贤孙索挽诗。 这首诗的翻译为:“青青离离木拱时,谁镌太守墓前碑。”注释:青青离离形容树木茂盛,木拱指树木形成的拱形结构,这里可能是比喻某种形态或意象。谁镌太守墓前碑表示是谁在镌刻着关于太守的纪念碑,墓碑上刻有关于太守的事迹和评价。 “铜仁德泽知深浅,却有贤孙索挽诗。”注释:铜仁德泽知深浅表示铜仁太守的德行和恩惠深远,深浅不一
注释:长风暂时扫去瘴气,消除了瘴烟,屈指一算,阳和之年又到来了。四周的山峦被红树白云环绕着,如此迷人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自己也被这美景所吸引。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南安地区春天的景色。诗人以长风扫去瘴气为引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接着,诗人用“屈指阳和又一朝”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在诗人眼中,周围的山水都是那么美好,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一句“可人诗景自相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