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注释】 随花傍柳:随着花草树木,在城边闲逛。 枉驾:屈尊到寒舍。敝庐:谦辞,简陋的居所。 奉答:指回赠诗作。张少参:张公。 呈(chén):敬献。 【赏析】 王守仁,字伯安。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这首诗是王守仁写给朋友的一首酬和诗,他的朋友有两位,一个叫孙燧,一个叫张璁。 诗题中“佥宪”是官名,“同”是平辈之间相互称呼对方时的一种谦称方式,这里用来形容与孙燧的关系
【注释】 芙蓉驿:驿站名,在韶州的芙蓉峰下。霏霏:雨雾弥漫的样子。 瘦马:形容马匹消瘦,常用来形容旅途劳顿。 精知:指树龄很长,知道很多故事的古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芙蓉驿下雨霏霏”描写了诗人经过韶州芙蓉驿时所见到的景象;第二句“山色留人缆解迟”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因留恋不舍而迟迟未能解开缆绳离开的心情;第三句“城郭为谁穿瘦马”,描绘出韶州城外的山色和景色
【注释】 王佥宪:王廷相。孙少参:孙承恩。枉驾:屈尊前来。敝庐:谦词,指作者的简陋居所;留诗见赠:送来诗作请作者欣赏;奉答:恭敬地答复。兼呈张少参先生:同时寄给张凤翔(张凤翔时任兵部尚书)。四首:本诗共四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酬谢之作。王、孙二公都是明末著名学者,两人同朝为官,又相互友善,所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两位朋友的深情厚谊。王廷相和孙承恩先后来到作者住所,并送来了赠诗
注释: - 王佥宪同孙少参枉驾敝庐留诗见赠奉答兼呈张少参先生四首 - 落照边:落日余晖。 - 白头相对共茫然:白发苍苍的我与您相对,都感到茫然无措。 - 尘氛:尘世纷扰。 - 清话真穷太古先:清谈之语,真是探究到了远古时代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王佥宪和孙少参来访,诗人在他们的陪同下赋诗留念,并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赠。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句如下: 千秋颜乐许谁寻, 亭址依然废井阴。 看尽浮云无一片, 只留明月在中心。 注释: 1. 千秋: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指的是颜乐亭的历史非常悠久。 2. 颜乐:指颜氏家族,颜乐亭是为了纪念颜氏家族的颜子而建。 3. 许谁寻:意思是不知道向谁寻找。 4. 废井阴:废弃已久的井,阴暗的地方。 5. 看尽浮云无一片:意思是看尽了飘荡的云彩,但却没有看到一片。 6. 只留明月在中心
颜乐亭三首 真乐人间何处寻,闲驱我马过松阴。 那知欲识颜回面,不在斯亭只在心。 注释 1. 真乐:真正的乐趣,指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2. 人间:人世间。 3. 寻:寻找,寻觅。 4. 松阴:松树的阴影,比喻自然美景。 5. 欲识:想要认识,了解。 6. 颜回:孔子的弟子颜回,此处以他为象征,表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事物。 7. 斯亭:这个亭子,指的是颜乐亭。 8. 在心:在心里。 9. 赏析
诗句原文: 陋巷之中操一瓢,人间贫贱不相饶。 如何千古如愚意,纵有丹青不解描。 译文: 在狭小的巷子里,我手拿一个瓢,面对着世间的贫困和卑贱,我决不妥协。然而,无论多少代的人用丹青来描绘我,都无法描绘出我的愚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困和卑微生活的抗争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诗人身处陋巷,却依然保持自尊和尊严,他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但他从未向困难低头。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
王佥宪同孙少参枉驾敝庐留诗见赠奉答兼呈张少参先生四首 浮生南北本无期,老眼相看更几时。回首金牛空堕泪,先生高处许谁知。 注释:浮生,即人生的飘忽不定;南北,指地域的广阔和距离的遥远。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回首金牛",金牛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易逝,让人不禁泪流满面。"先生高处许谁知",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孤独感。 赏析
小队戎行列晚晴,穷乡犹自说人英。 如何剡曲飘然兴,千载能留雪夜名。 注释:在军队的小队行列中,我站在晚日的余晖下,家乡的贫穷依然让我感到自豪。然而,如何让这个小小的地方也能像剡县(今浙江省嵊州市)那样,有令人向往的美好名声,让它的名字能够流传千古,在寒冷的雪夜里仍被人传颂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家乡的赞美之作。首句“小队戎行列晚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庄重的画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东鲁门”:东鲁门是古都曲阜的城门,象征着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2. “东鲁东周迹已陈,古人风致又今人”:描述了从东鲁门开始,可以看到已经陈列了很长时间的东周时期的遗迹。同时,这些古代的遗风和气质也延续到了现代。 3. “绕城桑柘苍烟外,依旧青山问白云”:在城墙外面是茂盛的桑田和柘树,形成了一片苍翠的烟雾。而远处的青山依然存在,仿佛在向白云问路。 译文: 从东鲁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