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注释】 迟迟:迟疑、逗留。了了:明白、清晰。心人:指知己朋友。烟雾:比喻世俗的尘垢。 赏析: 首联:“迟迟晓履移,欲去犹返顾。” 诗人清晨来到三洲岩,久久徘徊不忍离去。他回头望着山中的岩石,似乎想从这岩石上看出些什么。“迟迟”,形容时间拖得很长很长,诗人在这里运用叠词,表现自己对这次登山活动的留恋之情。“晓履移”,是说晨曦初照之时,步履在岩石上来回移动,仿佛在寻找什么或思考什么
注释:我悠闲地端起一杯酒,移动着小艇靠近疏朗的竹子。忽然一只白鸟飞来,湖田刚刚下过雨。 赏析:此诗描写诗人在湖边饮酒、钓鱼的情景。首二句写景,“闲持”“移艇”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一觞”“傍疏竹”又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图景。三四句是近景,“白鸟忽飞来”是动态描写,“湖田雨初足”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
注释:三洲岩边的青草碧绿,晶莹的露珠点点缀在草丛中。来的人是去年的游人,岩风急速吹动他的衣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三洲岩游玩时看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青青岩畔草,点点珠露缀。这句诗描绘了三洲岩边青草的颜色和晶莹的露珠。青青表示草色鲜明,点点则形容露珠晶莹剔透。珠露是指那些像珍珠一样晶莹的露珠,它们点缀在草上,给画面增添了一份美丽。 来是去年人,岩风急吹袂
诗句:冉冉汲江子,江流几许深。亦知泥滓浅,不得到波心。 译文: 诗人以“汲江子”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和追求。他慢慢地汲水,感受着江水的流动,思考着人生的深度与广度。他明白,虽然世间的浑浊如泥土,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江水流动的景象,寓意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诗中“冉冉汲江子,江流几许深”,以“汲江子”自比
释义:凉意从昨晚的降雨中产生,月亮虽已缺但仍挂在天空。未能遇到葛稚川,只能与我聊到今日。 译文:昨天夜里的雨使凉意增加,而早上的月色依旧明亮。未能遇到葛稚川,只能与我聊到今天。 注释:凉生:凉爽的感觉。昨宵:昨晚。缺月:缺了一部分的月。挂:悬挂。不逢:没有遇见。葛稚川:葛洪,东晋道教思想家。尽我:尽我的情。话:聊天,谈话。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清晨看到明月仍然明亮的场景
注释:清晨的露水喜欢沾湿我的衣裳,夜晚我仍然手持烛火继续游玩。 飘然遗世情,高飞逐黄鹄。 译文:清晨的露水喜欢沾湿我的衣裳,夜晚我仍然手持烛火继续游玩。我心无旁骛地追求自由,像黄鹄一样高飞远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清晨的露水喜欢沾湿他的衣裳,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夜晚他手持烛火继续游玩,表现出他在黑暗中的孤独和寂寞。他心无旁骛地追求自由,像黄鹄一样高飞远去
【注释】五婆城:指五婆山下的一座城池。五婆山:位于今四川省巴中市境内,为巴山山脉之一。游:这里指游历。边城水:指流经巴中的渠县(今四川渠县)之渠江。涵:含蕴。镜:比喻清澈的水面。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前两句写诗人在五婆山上,遥望五婆城的景色,不见五婆城中人来往;后两句写五婆城只有一条江水,它像一面镜子似的映照出秋天的景象。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
注释: 青青湖畔的草,泛在湖面上的波。 我举起酒杯,看着烟云,秋意已断,杳无踪迹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的时候游湖,看到湖上的风景和心境的变化所创作的。首两句写景,描绘了湖上的草和鸟,第三句写饮酒,第四句写酒后的感受。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
《题渔图》是一首描绘渔村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渔翁、渔子与江水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诗的全文: 渔翁方手网,渔子就青波。 脱或吞舟过,看渠又若何。 2. 诗句解析: - "渔翁方手网":描述了渔翁正在使用网捕捉鱼的场景,表现了渔民勤劳捕捞的生活场景。 - "渔子就青波":描绘了小孩子们在碧绿的江水中嬉戏的情景,展示了孩童的天真烂漫。 -
漫兴 长薄消晨烟,返照啼幽鸟。 飘然过片云,寒山青了了。 【注释】 长薄:指长空,即天空。 返照:指夕阳的光线。 飘然过片云:形容云彩飘忽不定的样子。 寒山青了了:形容山峰苍翠欲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的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首句“长薄消晨烟”,描绘了清晨时分,天空中弥漫着薄雾的情景。这里的“长薄”二字,既形容了雾气弥漫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