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诗句释义及赏析 秋声一片起: 1. “秋声” - 指秋天特有的声音,如秋风、落叶的沙沙声等。 2. “一片起” - 形容这些声音突然响起,像是大片的云朵在天空中聚集。 3. 注释:描绘了秋天的来临,自然界的声音变得清晰而明显。 4. 赏析:这句诗用“一片起”来描绘秋风,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萧瑟。 客绪又如何: 1. “客绪” - 指的是游子的心情或情绪。 2. “又如何”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目,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赏析时可从诗歌的意象分析入手,然后结合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 第一联“易失空山路,仓皇野水边”
《月夜二首》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的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华月满林壑,空山有夜春:月光照耀着林间山谷,空山之中仿佛春天般宁静。 2. 打门僧识我,竟不问何人:敲门的僧人认出了我,但并没有询问来者是谁。 王守仁的《月夜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
淮岸没有仙树,惟有杨柳都长成了行。一片树林千百株,堆成云彩泻下波浪。绿阴映衬着水天,而长河卫北岸更多,因此口占一首绝句。 茅屋土墙黄沙岸,门对清淮不次开。 领略春风无限好,一林杨柳绿云堆。 注释: 1. 茅檐土屋黄沙岸:指的是作者的住所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坐落在沙滩上。黄沙岸指的是黄河岸边的沙子。 2. 门对清淮不次开:清淮,指的是黄河。不次开,意思是说大门对着黄河开。 3. 领略春风无限好
注释与赏析: - 幽人栖隐处,白云望且重。 - "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栖隐处”是指隐居的场所。“白云望”指望着飘动的白云。“且重”意为暂且、暂时。 - 老樵浩歌来,指点王刀洞。 - "老樵"指的是年岁较大、行动敏捷的樵夫。“浩歌来”指大声唱歌走来。“指点王刀洞”是说指着一个地方,即王刀洞。 译文: 我寻找着那个隐居的地方,白云缭绕,暂时停留。一个年老的樵夫,挥舞着大斧头,欢快地唱着歌走过来
【注释】万壑:指千岩万壑,形容山林幽深。无声:没有声音。嗾犬:嗾使狗叫的意思。吠:狗叫声。空林:空荡的树林。嫌:讨厌。 【赏析】 《月夜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以“月”为中心,写山月的清幽、寂寥,以及作者在月下独自立于幽深的万壑之中的感受。全诗用笔简炼而意境深远,构思巧妙,富有情韵。诗中描绘出一幅静谧幽远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着注释和关键字词来分析。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赏析。 (1)“独步空庭月”:独步,独自行走;空庭月——庭院中一轮明月; (2)“寒生积水中”:积水中的水因寒冷而凝固。 (3)“闲人难有两”:闲人,指不忙的人;难有两,难得有两个。 (4)“我影亦能同”:我的影子与你的也相似。
注释: 偶占:偶得机会,偶然占有。 秦月何其白:指明亮的月光如雪般洁白。 秦风分外秋:指秋天的秦地之风格外凄凉。 主人原是客,应念敝貂裘:意思是说,我本是一位客人,如今被当作主人,应该思念那旧时所穿的破貂皮大衣。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他乡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孤独无助的心境。首句“偶占”二字,点明了诗人在异地为客的身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第二句“秦月何其白”
【注释】 葳甤:一种可以插在杖上的草。 身轻:身体轻松舒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华山时的感受。首联点明题意,“客病经年”,说明作者因长期生病而无法出行;颔联则表达了他对于名山的向往,认为名山就是良药,能治病疗伤。颈联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认为到了华山,就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尾联则以“到此便身轻”来总结全文,表达了他对华山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江路:江河之途,指钱塘江。 中流:江中心。 索:索取。 金:钱财。 句萧萧:用“句”指代箫,即“箫”,这里形容强盗们吹箫的本领高超。 赏析: 这是一首写遇盗诗,描写了江路上遇盗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寥寥数笔就刻画出遇盗者的凶狠和诗人的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