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寻常修禊事,兹地以人传。 - 注释:通常的修禊节庆活动,这里的人将之传承。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兰亭集会的普遍性和传承意义,即通过这样的聚会,人们可以纪念和分享节日的意义。 2. 急湍清流在,崇山峻岭然。 - 注释:水流湍急、清澈,山峰高耸、险峻。 - 赏析:描绘了兰亭周边的自然景观,既有动态的水势变化(急湍)也有静态的山峦(崇山峻岭)
【注释】 高卧:悠闲地躺着。徐步:缓慢地行走。空斋:书房。日日同:天天相同。柘(zhè)喧:即“柘”的异体字,一种树木,叶子有光泽。争果雀:争着吃果实的麻雀。椿(chūn)袅:形容柳条柔长的样态。挂丝虫: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枝。阮屐:阮籍所穿的木制鞋。杜囊:杜甫的行囊。底空:非常空虚。槿红:槿树的花,红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家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赏析】 蜜蜂采花,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性知识,诗人却别出心裁地从蜜蜂这一角度写起。前四句以“观蜜蜂采花”为题,从群蜂采花、一日几回等方面,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蜜蜂采花图。后三句则由蜂采花而想到人用花,进而想到自己无用武之地。此诗虽短,但构思精巧独特,想象奇特新颖,语言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群蜂矜苦采”,蜜蜂采了一天的花,还要回来,可见采花之勤快。“一日几回来”与“采花不辍”呼应
诗句注释: - 六月荷花好:指夏季荷花盛开的景象。 - 如兹槿亦强:这里的“兹”可能指的是木槿,意味着即使是木槿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 可怜千瓣艳:形容木槿花繁丽而美丽。 - 不过一朝香:虽然美丽但只能绽放一时。 - 似悟人荣落:似乎理解到生命的盛衰更替。 - 偏供僧糗粮:偏指和尚们的食物。糗粮是古代的一种粗粮,用谷物磨成粉末制成的食品。 - 寄余周子爱:将这首诗献给你的朋友或者亲人“周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自内埠渡伊水至辛店三十里,其闲崖壑甚佳 注释: - 自内埠渡伊水:指的是从内埠渡口渡过伊水。 - 至辛店三十里:辛店位于伊水沿岸,因此距离约三十里。 - 闲:此处可能指“闲暇”,形容自然景观的宁静美好。 - 崖壑:山崖和峡谷,形容山间景色。 - 甚佳:非常好。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从内埠渡口出发,沿着伊水行进到辛店的过程中,沿途的山水美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
【注释】: 初闻蝉次崔闇修韵:第一次听到蝉鸣的声音,是在崔闇修的韵诗中。 去夏寥天阁: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在天阁上闲坐。 终朝傍我鸣:整天都在我身边叫个不停。 如何数千里:你为何要飞到几千里之外? 又送两三声:又送来几声。 乍响音能妙:忽然之间声音美妙得让人惊叹。 忽闻心一清:忽然之间,我的心也变得清净起来。 物情殊自惜:万物的情感都显得格外珍惜。 客耳不曾盈:客人的心没有因此而满足。 【赏析】:
灞桥即事 孤剑游秦日,长吟托与时。 山人唐李泌,酒客晋王尼。 沧海何其横,银章未可期。 云山与匹马,一一入新诗。 注释: - 灞桥即事:指诗人在灞桥附近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 孤剑游秦日:形容诗人孤独地行走在秦地,手持一把剑。 - 长吟托与时:表示诗人在沉思中吟诵诗句,寄托了他对时代、人生等的感慨。 - 山人唐李泌:指唐代的名士李泌,以隐居山林闻名。 - 酒客晋王尼:指晋王尼姑
晚投双沟大雨 译文:傍晚时分,我投宿在双沟驿站。此时,大雨滂沱,风帆无法前行。 注释:晚,傍晚时。投,投宿。双沟驿站,地名,今已无考。 风帆开不远,瞑色入清淮 译文:因为大雨的缘故,船帆被吹开得不是很远,天色渐渐昏黄,已经进入了清澈的淮河。 注释:风帆,即船帆。暝色入清淮,指天色昏暗,进入淮河。 舟就渔灯泊,钟从燕市来 译文:船靠岸后,我就在渔灯下休息;远处传来了钟声,好像是从燕子市传过来的
【赏析】 此诗作于元贞初年(1295年),诗人任南台侍御史,赴闽浙行部。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赴官途中所写。 “山村景佳绝,揽辔为迟迟。”首句写诗人对山村景色的赞赏。山村虽小,但风景优美;诗人骑马缓行,欣赏美景,心满意足。“揽辔”指马鞭,这里形容诗人骑在马上,悠然自得的神情。“为迟迟”是说因为欣赏山中景色而停留不前。 “矮矮隐茅屋,高高出酒旗。”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景象。村中有一座座矮矮的茅屋
【诗句释义】 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 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 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 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 【译文】 经过熊耳山时,看到熊耳峰的雄姿多么壮丽,周围的山峰环绕着它就像一位尊者。 熊耳峰之高,与中岳相比肩,远望三秦门的景象尽收眼底。 在驴背上吹来阵阵清风,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中的云朵。 四周山峰众多,层层叠叠,如同子孙般排列整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