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开不远,瞑色入清淮。
舟就渔灯泊,钟从燕市来。
鼍鸣应夜雨,龙蛰待春雷。
客睡难成梦,孤肠易九回。

晚投双沟大雨

译文:傍晚时分,我投宿在双沟驿站。此时,大雨滂沱,风帆无法前行。

注释:晚,傍晚时。投,投宿。双沟驿站,地名,今已无考。

风帆开不远,瞑色入清淮
译文:因为大雨的缘故,船帆被吹开得不是很远,天色渐渐昏黄,已经进入了清澈的淮河。
注释:风帆,即船帆。暝色入清淮,指天色昏暗,进入淮河。

舟就渔灯泊,钟从燕市来
译文:船靠岸后,我就在渔灯下休息;远处传来了钟声,好像是从燕子市传过来的。
注释:就,靠近。钟从燕市来,燕子市是地名,今已无考,此处形容远处传来的钟声,像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鼍鸣应夜雨,龙蛰待春雷
译文:夜晚,鼍(一种水生爬行动物)开始鸣叫,好像在迎接夜雨;龙蛰居地下冬眠,等待春天的雷雨。
注释:鼍,即鳄鱼,一种大型爬行动物。鼍鸣应夜雨,意思是夜晚听到鳄鱼的叫声,好像在迎接夜雨。龙蛰待春雷,意思是龙在冬眠的时候,等到春天雷雨到来时才会苏醒。

客睡难成梦,孤肠易九回
译文:我因为夜雨和钟声而难以入睡,只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注释:客,作者自指,说自己是个客人。孤肠易九回,意思是我的肠胃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赏析:这首《夜宿双沟驿》,通过描述作者夜晚住宿于双沟驿站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的寂寞之感。首句“晚投双沟大雨”描绘了作者在雨中投宿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风帆开不远,瞑色入清淮”两句则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交加、天色渐暗的情况下,船只无法前行的困境。然而,“舟就渔灯泊,钟从燕市来”两句却展现出了另一番景象:尽管环境艰苦,但作者仍能在渔灯下安顿下来,听到远方传来的钟声。这里的“渔灯”与“燕子市”都暗示了作者身处异地,感受到了异乡的宁静与和谐。而“鼍鸣应夜雨,龙蛰待春雷”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鼍鸣象征着夜晚的寂静,而龙蛰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种景象的对比,既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最后两句,“客睡难成梦,孤肠易九回”,更是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无法入睡,只能在床上辗转反侧,这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他的肠胃也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更增添了他内心的孤独感。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外漂泊的诗人形象,并通过对其内心世界的刻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