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撼庭木,秋晚客心惊。
老叶不肯下,群鸦何故鸣。
自吟无限韵,寄食免劳生。
多少乘舆者,传呼夜亦行。

译文

秋风撼动庭树,秋晚客心惊惶。
落叶不随风落,群鸦为何叫唤?
独自吟诗无限韵,寄食免劳生。
多少达官贵人,夜行传呼声。

赏析

第一句:“西风撼庭木,秋晚客心惊。”

  • 诗意解读:秋风劲吹,树木摇动,引起诗人的忧虑和不安。秋天是收获与离别的季节,也是多思与感伤的时刻。这里的“西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 关键词解析:秋风 - 代表自然现象,同时也象征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撼庭木 - 描述了风的力量之大,足以动摇庭中的树木,象征了社会的动荡或人心的不安;客心惊 - 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文化背景:古代文人常有对自然的感悟寄托个人情感,此诗句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感慨或自身心境的反映。

第二句:“老叶不肯下,群鸦何故鸣?”

  • 诗意解读:尽管已是深秋,但树叶似乎并未完全枯萎,仍顽强地保持生机。而群鸦的哀鸣让人感到凄凉,仿佛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表达。
  • 关键词解析:老叶 - 指代尚未凋零的树叶,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不肯下 - 表达了强烈的不舍或坚持;群鸦 - 通常在中国文化中,乌鸦常被用来比喻悲凉、不幸或死亡。
  •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诗中,乌鸦常常与悲哀联系在一起,这里用“群鸦何故鸣”来增加诗句的意境,表现一种悲凉的气氛。

第三句:“自吟无限韵,寄食免劳生。”

  • 诗意解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吟诗来抒发心中的愁绪,同时选择以诗歌为生的方式,避免直接的劳动生活带来的烦恼。
  • 关键词解析:自吟 - 指自我创作诗歌的行为;无限韵 - 暗示诗歌内容丰富,情感深沉;寄食 - 指依赖诗歌为生,避免直接的劳作;免劳生 - 表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劳累的生活。
  • 文化背景:古代文人常有以文会友、以文养性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寄食免劳生”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

第四句:“多少乘舆者,传呼夜亦行。”

  • 诗意解读:这里描述的是那些权贵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夜晚仍然奔波不息,反映出他们繁忙的政治活动或个人事务。
  • 关键词解析:乘舆 - 指帝王所乘坐的车辆;传呼 - 指传达命令或通知;夜亦行 - 即使在夜间,他们也忙于政务或其他活动。
  • 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有严格的朝政制度,官员需要随时待命处理国事。这种忙碌的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高效和紧张。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自然的坚强和人的脆弱,以及通过吟诗来逃避现实的方式,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