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同贾客,百里倦人征。
乱水妨人渡,荒田便马行。
柳争春日态,雁去北方声。
遥问山前垒,今知第一城。
诗句:皇皇同贾客,
译文:和商人一样匆忙,
注释:《盱眙道上·皇皇同贾客》是清代诗人李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述了商人的辛劳和旅途的艰难,以及他们对于家乡的思念。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商人在长途跋涉中的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商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皇皇同贾客,百里倦人征。
乱水妨人渡,荒田便马行。
柳争春日态,雁去北方声。
遥问山前垒,今知第一城。
诗句:皇皇同贾客,
译文:和商人一样匆忙,
注释:《盱眙道上·皇皇同贾客》是清代诗人李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述了商人的辛劳和旅途的艰难,以及他们对于家乡的思念。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商人在长途跋涉中的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商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译文 秋风撼动庭树,秋晚客心惊惶。 落叶不随风落,群鸦为何叫唤? 独自吟诗无限韵,寄食免劳生。 多少达官贵人,夜行传呼声。 赏析 第一句:“西风撼庭木,秋晚客心惊。” - 诗意解读:秋风劲吹,树木摇动,引起诗人的忧虑和不安。秋天是收获与离别的季节,也是多思与感伤的时刻。这里的“西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 关键词解析:秋风 - 代表自然现象
【注释】 夜雨难为客:夜深人静时,细雨淅沥。 秋虫厌杀人:秋天的蟋蟀声音嘈杂刺耳,让人难以忍受。 孤灯一夜坐:独自坐在一盏孤独的灯光下。 白发数茎新:头上的白头发一夜之间就增多了许多。 游偶闻琴附:偶然听到琴声。 贫非为热因:贫穷并不是因为天气炎热。 故山书卷在:故居的书架上仍然摆满了书籍。 重理钓鱼缗:重新整理钓具,准备再次垂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晚年生活、抒发其内心感受的诗
【译文】 仲冬时节,我出城到永兴去,途中十里雪停了。马上漫步成诗。 咸阳路上散了雪,霏霏细雨映着初升的太阳。 红毡垫子驴背上坐着的客人,青布帷幕酒家村中。 消瘦的小马随着行人后走,寒风使脸上留下泪痕。 南山吐露出霁色,苍翠欲滴送我远行轩。 【注释】 1. 散雪:指大雪纷飞。咸阳:今陕西西安,当时为州治所在。 2. 微雪十里而霁:雪停了。微:小;霁:天晴。 3. 散雪咸阳道:咸阳道路被大雪覆盖。
【注释】 “枕上”句:意谓在梦中,日头已过头顶而醒来。 “初完”句:意谓刚完成严嵩的旧局,又遇上了尧舜时代的理想政治。 “山雨”句:意谓山里要下黑云雨,火云犹对红日。 “如闻”句:意谓仿佛听到农夫抱怨,农民供租庸税太重。 【赏析】 《睡起有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梦为线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首句“枕上白日过,梦中生事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立秋后十日夜坐 注释: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秋季的开始。诗中指的是诗人在立秋后的第十个夜晚独自坐着。 第2句:便觉秋无赖,偏怜雨及晨 注释:这里的“无赖”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形容秋天的到来似乎有些顽皮,不按常理出牌,偏爱在清晨带来雨水。 第3句:数虫声对客,一叶落惊人 注释:虫的声音(如蟋蟀、知了等)通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注释】 月夜:夜晚。一庭空,一片空旷的庭院。凉生夜不同,凉意袭来,使这个寂静的夜晚显得不同寻常。树转月悤悤,树叶在风中旋转,月光映照其中,显得朦胧而幽静。影到三更后,月亮的影子投到了院子的角落,直到深夜才消失。鳌潜万籁中,鳌鱼在万物的声音中悄然潜藏,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怪来清到骨,奇怪啊,这清凉的感觉竟深入骨髓,让人感觉清爽无比。积水浸吾躬,积水浸泡着我的身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句的意象。“旅邸惊秋尽”,旅舍中听到秋尽的脚步声,心中不禁一惊;“绨袍又乞怜”,又向那件旧衣下的人求了一件新衣;“低头趋矮屋”,低头走进矮小的屋子;“大笑向高天”,“大笑”是对着天上的云,是对着自己,是对着自己的前途;“雁过风凄切,云横岚接连”,飞雁掠过
夜月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 天涯终夕走,岂尔亦无家。 注释: 1.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明月从何处而来?在秋天的夜晚,月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和柔和。 2.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庭院里,水面宽广如十丈,树影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花海。 3.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一个孤独的吟游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吟咏着。突然
仲春从池阳出发返回,我还有华山之游。先期三天取径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笑笑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闲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译文: 二月二日从池阳出发返回,还有华山之游,提前三天取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在微笑,但自问何时到来? 只是做一个田文客,将要寻找王猛老师。 杂花在远处明亮,垂柳在水边摇曳,让人想起闲适的思绪。 如果再次经过骊山
诗句原文: 无事江湖上,频年逐去航。 便风舟自进,孤月客偏当。 寂寂真堪笑,栖栖不自量。 仲尼犹旅舍,邓禹敢轻狂。 注释解释: - 无事江湖上:在无事之时常在江面上游荡。 - 频年逐去航:频繁地追逐着船只的航向。 - 便风舟自进:随着顺风船自然前进。 - 孤月客偏当:在孤月当空时独自漂泊的游子。 - 寂寂真堪笑:寂寞的处境让人感到可笑。 - 栖栖不自量:四处飘荡却不知节制。 - 仲尼犹旅舍
越城早发 张镫颠倒起,便出主人门。 星影辨翠树,口声唤远村。 蹇驴蹄易失,饥客腹常喧。 既在征途上,劳生不必论。 注释: - 越城:指越地的城墙,这里可能是作者所在的某个地方,也可能是作者想要前往的地方。 - 张镫:拉开马灯。颠倒:反扣,即“倒”,把灯翻过来的意思。 - 便:就。 - 星影:星光。翠树:青绿色的小树。 - 口声:说话的声音。 - 蹇驴:跛脚的驴子,形容旅途中的艰难。蹄易失
晚投越城 夕阳照耀催人行,挥鞭驱马疾如风。 群鸦聒噪树枝头,双牛犁翻绿稻田中。 孟浪游子无归宿,凄凉身影似有情。 荒田旷野望无边,薄暮时分仍独行。 译文: 太阳落山催促人们赶路,我挥动马鞭驱赶着马匹急匆匆地前行。 一群乌鸦在树上聒噪不已,一对耕牛正在田间犁开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我像一个无目的地游荡的人,内心凄凉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广阔的田野延伸到天际,我独自行走在暮色苍茫的道路上。
【诗句】 舟发旧县雨泊复行 - 舟子从旧县城出发,途中遇雨停泊。 二月淮水绿 - 二月的淮河之水呈现出绿色。 兹游喜再逢 - 这是一次愉快的重逢。 半帆风力稳 - 船帆被风吹得平稳,没有翻动。 群树雨声浓 - 周围树木上的雨声很响。 鱼贱倾篮买 - 由于鱼儿便宜,我买下一篮子。 舟行起碇从 - 船开始行驶了。 沧波相对浴 - 面对沧波的水面进行洗浴。 白鸟巧仪容 - 聪明的白鸟展现出优美的仪态。
晚投双沟大雨 译文:傍晚时分,我投宿在双沟驿站。此时,大雨滂沱,风帆无法前行。 注释:晚,傍晚时。投,投宿。双沟驿站,地名,今已无考。 风帆开不远,瞑色入清淮 译文:因为大雨的缘故,船帆被吹开得不是很远,天色渐渐昏黄,已经进入了清澈的淮河。 注释:风帆,即船帆。暝色入清淮,指天色昏暗,进入淮河。 舟就渔灯泊,钟从燕市来 译文:船靠岸后,我就在渔灯下休息;远处传来了钟声,好像是从燕子市传过来的
【注解】 护城野步:在城外小径上散步。 走坡:走下山坡。 黄犊:黄色的牛。 白鲦:白色的小鱼,这里指鲫鱼。 孑孑:孤独的样子,这里指游鱼成群。 昏昏:昏沉的样子。 酒欲倾:想喝酒。 转风晴可必:天气转晴是肯定的。 差慰:略能安慰。道途情:旅行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郊野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景,颔联写意,颈联写态,尾联合写情,四联浑然一体,意境优美。 首联“芳草城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