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注释: 无为上人静室,无为:没有作为,这里指隐居。 孤磬白云里,孤磬:独自的磬。 入门幽意生,门:门槛。 竹篱花束缚,竹篱花:竹子编成篱笆的花墙。 松牖鼠纵横,松:松木。牖:窗户。 响落空潭水,响:声音。 光分远岫晴,光:日光。 顿忘游力倦,顿:顿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中时所作,表达了他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首句“无为上人静室”点明主题,诗人以“无为”二字概括自己的生活态度
【注释】 (1)终南:山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2)咄咄:形容自叹不得志的神态,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自己不能如愿以偿的感叹。 (3)书空:指写空字或作诗。 (4)元龙:三国时陈留人陈登字元龙,豪爽有气节,不肯屈居人下。这里是借指自己。 (5)区区:微小、微不足道的意思。 【赏析】 首句“屡游终南不果志”,是说诗人多次游览终南山,但都没有实现他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
注释:峡口猿啼与鸟啼,白云终日护希夷。如今驴背无由堕,正是先生熟睡时。 赏析:这首诗是王安石在谒见道教高僧希夷的像后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希夷高僧的敬仰之情。 首句“峡口猿啼与鸟啼”,以峡口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景象。猿啼和鸟啼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构成了一首自然的交响乐。这种声音在山谷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二句“白云终日护希夷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游诗。作者由山入山,由山回山,一路上所见之景皆与山有关,而所闻之事亦都围绕山展开。从“言入深山去,先占秦望云。晴看峰不帽,热验草如焚”可知,此诗应为唐时所作。诗人由山入山,由山出山,一路上所见之景皆与山有关,而所闻之事亦都围绕山展开。 【答案】 ①译文:我进入盘车岭七十里,访问灵哲大师②译文:晴天看到山峰像帽子一样高耸,炎热天气中,野草就像被火烧了一样③译文
瞻三峰 高似削成标突兀,奇于隐处露精神。 山中上下回环看,始识三峰面目真。 注释: 瞻三峰:观看山峰。 高似削成标突兀,奇于隐处露精神。 山势高峻如同被削去一般,奇特之处在于隐藏之处显露出山峰的灵性。 山中上下回环看,始识三峰面目真。 在山中上下来回环绕观察,才真正看到了三座山峰的真面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山峰画面。首句“高似削成标突兀”形象地描述了山峰的高大和突兀
华州道中 青麦油油秀白芒,畛边赤日震沙黄。 慇勤送客东风里,驿路杨花分外忙。 注释: 1.青麦油油:形容麦苗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 2.畛边:田的边界。 3.赤日:阳光灿烂。 4.震沙黄:使沙子都闪耀着黄色。 5.慇勤:热情。 6.驿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行走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州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首联描绘了麦苗的生机勃勃,颔联描绘了春天阳光下的田间景色
注释:我独自一人漫步在空旷的庭院里,月光洒满了庭院。寒气从积水中升腾而出,仿佛是月光的倒影。闲人难以找到两个与我相似的人,但我的影子也能与他们同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在空旷的庭院中的情境。首句“独步空庭月”,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在空旷的庭院中,被月亮照亮的场景。第二句“寒生积水中”,则描绘了寒冷的天气和积水中升起的寒气,为后文铺垫背景。第三句“闲人难有两”,表达了诗人对于闲人的感慨
池阳野步遣兴 鸾啼花乱好良辰,客里东风日日新。 春色醉人无远近,不知今是异乡身。 注释:鸾啼(指凤凰鸣叫):比喻春天的声音。花乱:花开得杂乱无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池阳野步中的所见所感。首句“鸾啼花乱好良辰”写春天的景色和声音。颔联“客里东风日日新”写春风习习,万物复苏的景象。颈联“春色醉人无远近”写春天的美丽景色让人陶醉。尾联“不知今是异乡身”写身处异地,却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美
【注释】 返自盘车岭口占:返回盘车岭的途中所吟。盘车岭,在今湖南会同县境。悤悤(zhuàn)日苦:形容日子过得辛苦,心情烦闷。错程:指迷路或耽误了行程。今朝:今天。认定:决定,确定。一意:专心致志。 【译文】: 天天心里烦闷,问人路该怎么走,峰尖溪尾,错乱了行程,今天我确定了来时的路线,一心看山,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在的前行。 【赏析】: 《归嵩山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天宝五年(746年)
注释:华阳道上又何如。 华阳道上,指代的是通往华阳的山路或者道路。又何如,表示对这个地方的疑问或感慨。碧翠莲花簇太虚。碧翠莲花簇太虚,形容华阳道上的景色美丽如画,如同碧翠的莲花簇拥在天空中一般。驴背频频回首望,旁人错唤倒骑驴。驴背频频回首望,表示作者骑着驴子在路上行走,不时地回头望去。旁人错唤倒骑驴,表示作者被误解为倒骑在驴背上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华阳道上的美丽景色和作者骑马行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