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谦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秋日登临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前四句描写了秋天山景、水色,表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五至八句感叹岁月蹉跎,抒发了诗人的伤时之情。后六句写人生苦短,劝勉友人不要沉湎于酒中。结尾两句,以“太阿”喻指剑柄,勉励友人要有所作为,慷慨激昂。 【答案】 译文: 秋日山景如画,秋水波光粼粼,我缓衣倚坐蟠石之上,目光闲适地注视着庭树之柯。可惜美景易逝,光阴不再,天寒路远,两鬓已白
【注释】 猗(yī)猗:形容香气浓郁。澧(lǐ):水名,即今湖南省澧水。兰:香草。《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毛传:“卷耳者,泽之生也。言其芳泽可爱而思君子也。”馥馥:形容香气浓郁。沅(yuān):沅江,源出贵州省西部,流经湖南、湖北等地,至洞庭湖入长江。芷:指白芷,一种香草。蒲:水边长着的草,如芦苇之类。泛泛:水流波纹的样子。芰(jì):菱角。鲜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九月十七日登清凉寺翠微亭故址”:九月十七日,作者登上清凉寺翠微亭旧址。 译文:梵宇峥嵘枕石头,倚风极目立荒丘。黄花覆地初经雨,白雁横云带远秋。城郭已非山故在,江淮失险水空流。衲僧八十仍多病,抆泪殷勤说故侯。 赏析: 首联:“梵宇峥嵘枕石头,倚风极目立荒丘。”“梵宇”,即佛寺。“峥嵘”指高耸的样子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揽辔春风入骏蹄: - 字面解释:"揽辔"指的是握着缰绳,象征控制和管理;"春风"代表温暖和生机。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骑马的情景,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春风不仅带来了温度的变化,还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背诵,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乾坤无停运,清气日夜生”,“所息能不萌”“持守如捧盈”等提示信息,同时注意不要漏掉重点的词语。 【答案】 (1)乾坤无停运,清气日夜生。 (2)人居覆载闲,所息能不萌。 (3)握机养天和,持守如捧盈。 (4)得丧固有命,宠辱何足惊。 (5)一身磐石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中意象以及写作背景来理解。 “华盖山”:指华盖峰,在江西南昌市西,为庐山七十二峰之一。 ①句:“群山如斗形”,群山像争斗的北斗星一样排列;“华盖气独壮”:山峰耸立,气势雄伟壮观。 ②句:“奋身地势高”,奋力攀登在高处;“目极天宇旷”:放眼四望,天宇辽阔无际。 ③句:“周回万象澄,一一来献状”,四周景物都映入眼帘
春风荣众芳 春天的气候使各种草木繁茂,花朵盛开。 秋露悴百草 秋天的雨露使得百草凋零枯萎。 羲和策日月,疾急两飞鸟 羲和是神话中的太阳神,他驾着太阳车在天际奔驰。 枯桑号天风,俯仰波浩渺 枯干的桑树在狂风中摇曳,波涛汹涌浩渺无际。 气流物随化,金石不自保 万物因气流而变化,坚硬的金石也难以保全。 人生寄蜉蝣,时迈胡不老 人的生命像蜉蝣那样短暂,时光荏苒何不追求永恒? 天地有终穷,微眇何足道
秋暮有怀 十二阑干倚翠微,露华寒重逼罗衣。 碧天连水思空远,衰草满庭人未归。 秋雨楼台几寂寞,春风院落自芳菲。 冥鸿应有青霄侣,为隔闲云尚独飞。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十二阑干倚翠微:站在高高的栏杆上,依靠着青翠的山峦。翠微指青山的绿色和美丽。 - 露华寒重逼罗衣:露水在早晨非常冷,沾湿了衣服。寒重指露水让衣物感觉非常冷。 - 碧天连水思空远:碧绿的天空连接着水面,让人感到思绪深远。 -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 - “饥乌”和“惊鹊”指的是春天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生机。 - “梦入槐柯”形容梦境中的槐树,象征生命的短暂或美好。 - “觉亦悲”表达了从梦境中醒来时的悲伤或感伤,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的感慨。 2. 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 描述了春天的到来,花朵盛开的地方(花里)以及楼台显得特别早。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潘明之秋思的理解和同情。 首句"西风冉冉鬓毛侵",意思是西风吹拂着,使得鬓角的毛发逐渐被吹进,形容了秋天的萧瑟。这里的"西风"和"冉冉"都是关键词。"冉冉"在这里有缓缓的意思,"西风"则是指来自西方的风,通常在秋季出现,所以这里用"西风"来描绘秋天的气氛。 第二句"凤老梧衰锁夕阴",意思是凤凰老了,梧桐树也衰败了,夕阳的阴影被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