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咸杰
【注释】 蓦:突然、迅速。膏肓:心尖脂肪下的部位,比喻疾病深重难治之处。著:附着。严阳:炎热的阳光。蛇虎为邻:形容险恶之地。寻:寻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首句“蓦就膏肓打一针”,意味着在疾病深重时能及时救治(打一针),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这样的救治却显得十分困难和无奈(无可如何)。颔联“当时无处著浑身”,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无奈感
``` 屋里贩扬州,水深山更幽。 终年无客到,明月自相投。 ``` 释义: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和其背后的哲理,来表达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屋里贩扬州”可能意味着诗人身处其中,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心如止水,不为外界所动。 译文: 屋内贩卖着扬州的特产, 水波荡漾、山峰幽远。 常年没有客人来访, 只有明亮的月亮自己前来照耀。 赏析: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
【注】径山茶汤会,是宋时盛行的一种佛教茶道仪式。此诗是作者为这次集会写的一篇颂文。 有智大丈夫,发心贵真实。 有智慧的大丈夫,他立志修行,最讲究真实不虚伪,不造作。 心真万法空,处处无踪迹。 只有当内心真诚时,一切法都显现出空无的真理,处处没有可以捉摸的东西。 所谓大空王,显不思议力。 所谓伟大的空王,他显示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 何况对于尘世的牵挂
注释:张直阁请升座,末后说偈。 一首全提法界宽,大千收拾掌中观。 横该竖抹超三际,迦叶徒劳强破颜。 译文:张直阁请求升座后,最后说出了偈语。 全提法界宽,大千收拾掌中观。 横该竖抹超三际,迦叶徒劳强破颜。 赏析:此诗为宋代僧人慧能所作。这首诗的大意是:张直阁要求升座,最后说出偈语“全提法界宽,大千收拾掌中观”。意思是说,佛法无边无际,如同大海一般宽广;我们修行时,要将心收束于一念之中
径山茶汤会是宋代的名会,每年举行一次。诗人以会中的施茶为题作诗一首。 施茶:施舍茶叶给僧徒。 长者:僧人。悭贪:吝啬,小气。 凤髓(shǔn):即“龙团”,宋代名茶,色白如银;质细而滑润;味醇香。 龙团:宋代名茶之一。这里指用它沏成的茶汤。 千个万个:指施茶的多少。 佛法:佛家经典。 领过:领受,领会。 【注释】 《禅院》 古寺深藏云木间,石门高锁路漫漫。 钟声入夜月空照,影动寒泉清又闲。
【注释】 偈颂四首:佛教语,是佛经中赞颂佛陀或称颂佛法的一种文体。 其三:(这首诗的第三句)眼睛里、耳朵里没有一丝尘埃,像铁打的眼睛铜铸的耳朵一样锐利,什么也窥探不破。 蚊子排头咬铁钉:比喻人眼如铁石,对蚊虫的叮咬毫不在意。 上下四维俱匼匝:(上下四维)指上下四方。匼匝,环绕。意思是说上下四方都被蚊虫叮咬过,形容自己遭受蚊虫侵扰的程度。 只将此语报深恩:只是将这种感受告诉那些对自己有深厚恩情的人
释义:在战场上,将军们举着战旗,站立的地方非常危险。但游人只看到了他们手中的利锥头,却不知道他们吹毛断发的本领。 注释:百战场中舞纛旗——在战场上,将军们举着战旗;百场——百次的战役或战斗;舞——举;纛——古代军队首领所持的一种旗帜;旗——战旗;立——站。 译文:在战场上,将军们举着战旗,站立的地方非常危险。但游人只看到了他们手中的利锥头,却不知道他们吹毛断发的本领。 赏析
释咸杰的《颂古十一首·粥了令教洗钵盂》是宋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其中“粥了令教洗钵盂”与“铁船无底要人扶”两句为诗的开篇。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解析: - “粥了令教洗钵盂”中的“粥了”意味着粥已经煮好,“令教洗钵盂”则暗示教导清洗餐具。这里反映了一种生活场景,人们在忙碌之余,也要讲究生活的仪式感。 - “铁船无底要人扶”中,“铁船”象征困难或挑战,“无底”表示无法独立解决
注释:天地宽广,人却难以见到,大海广阔,山峦遥远,只有你自己知道。既然已经参透了这些道理,何必再去问呢,得到便宜是落了便宜啊。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天地、大海、高山等自然景象来表达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以天地为喻,指出天地虽然宽广无边,但人却难以见到它们的全部,就像大海和高山一样,只有你自己知道它们的存在。接着,诗人又指出,既然已经参透了这些道理,那么就不要再去问别人为什么看不到天地的全部了
释义: 出得如何不如未出时,瞎了眼睛的驴群乱成一团。 现在四海升平,就像磨刀石那样平整,芦管在风中飘扬。 注释: 1. 出得如何不如未出时:出指出仕,如何如何表示程度深,说明自己当初选择出来做官,现在看来是得不偿失; 2. 瞎驴成队丧全机:形容自己当初的盲目跟从、随波逐流等错误行为。 3. 今:现在。四海:指天下,这里指国家。 赏析: 此诗以“颂古”为题,赞颂古代贤明君主。诗的前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