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森林
【注释】 ①薇阁:指作者的居所。弁言:古代书册上用来说明书籍出处的文字,这里指书信。②遄(cuan)驰:疾行。廿四春:指二十一个春天,即四十年。③瑶环:神话中仙女的环佩,借指仙境。去来身:指神仙的形体。④剧怜:极其可怜。故国招魂地:指作者故乡被战乱摧毁的地方。⑤趋庭:指儿子拜见父亲,这里指子女侍奉父母。⑥晤(wù):见面,会晤。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时期,是一首抒发对故乡怀念之情的诗
薇阁偶存弁言毕复题 其二 殿居忉利郁巍峨,青鸟西来隔绛河。 惆怅昆庭石公子,吹笙何处听云和。 【注释】 薇阁偶存弁言毕复题 其二:薇阁是藏书之处,弁言指序或前言,这是作者在书前写的序文。“毕”,完成、结束。“次”,次序的第二,这里是第二首诗。 殿居忉利郁巍峨,青鸟西来隔绛河。 殿,宫殿,这里指皇宫;忉利,梵语音译,意译为三十三天中的第五天,即欲界天的第五层。巍峨,高大,宏伟。“青鸟”
翡翠玻璃得所于,绛仙才调女相如。 玉京难觅脩文客,珍重红妆作校书。 释义:这诗是作者在薇阁偶存弁言毕后,再次题写的一首绝句。首句“翡翠玻璃”,比喻女子容貌清丽如翡翠和玻璃。次句“绛仙”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他以卓异的才华闻名,与卓文君私奔后,又因琴挑文君的故事广为流传。末二句写自己有修文之才,但求官无门,只能做校书郎
这是一首咏古怀古诗,诗人以“蓬壶”自喻,抒发了世事无常的感慨。 偶来尘世了前因,知是蓬壶第几人。 偶来尘世:偶然来到人世间。前因:前世的原因。蓬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借指仙境。 劫火灰残天地老,白杨青草石磷磷。 劫火:佛教用语,指大劫运或天灾。灰残:灰烬残留。天地老:天地变得苍老而衰败。白杨青草:指荒凉的景象。石磷磷: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注释:偶然来到人世间,知道是在神仙居所的哪一个人
翡翠玻璃得所于,绛仙才调女相如。 玉京难觅脩文客,珍重红妆作校书。
殿居忉利郁巍峨,青鸟西来隔绛河。 惆怅昆庭石公子,吹笙何处听云和。
偶来尘世了前因,知是蓬壶第几人。 劫火灰残天地老,白杨青草石磷磷。
幻影遄驰廿四春,瑶环莫认去来身。 剧怜故国招魂地,曾否趋庭晤老亲。
福建侯官县人,道光二年,乡试中举。 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进士。 道光十五年(1835年),接替钱燕桂,署江苏宜兴县知县。 后由颜名接任。 道光十五年,担任江南乡试同考官。 后担任江苏赣榆县知县、江苏砀山县知县。 道光二十五年,署江苏镇江府知府,兼理海防理事同知。 道光二十八年,署通州直隶州知州。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