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珊英
不寐 不寐更阑后,凉风拂我衣。 钟鸣残月暗,星隐曙光稀。 砌下惊虫语,林间乍鸟啼。 晓来烟雾重,红日影迷离。 译文: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深夜时分,一阵凉风吹过,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我的衣服上轻轻掠过。 远处的钟声响起,但月亮已经快要落下,夜色变得暗淡无光,星星也隐没在曙光里显得越来越稀少。 我坐在窗下的台阶上看,发现地上的蟋蟀在叫唤;我走进树林中,忽然听到鸟儿的叫声。 清晨,浓雾弥漫
【注释】: 落日催征棹:落日,夕阳;棹,船桨。催,催促;征棹,指出征时的船桨。 相看涕泗流:相看,相互看着;涕泗,眼泪和鼻涕。流,流出。 翠袂:绿色的袖子。 何日问归舟:何时能回家的船。 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浮云不自由:浮云,飘荡不定的云彩。 含情耿不语:含情,含着情感;耿,沉默;不语,不说话。 下汀洲:下在江边的小洲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离别亲人的情景
纳凉三首 何处砧声急,遥林杜宇呼。 笑持垂柳带,争钓碧池鱼。 竹影飞蝙蝠,桐阴唱蟪蛄。 凉风吹白露,点点湿轻裾。 注释: 1. 何处砧声急:在何处可以听到砧石敲击的声音这么急促? 2. 遥林杜宇呼:在遥远的树林中,杜鹃鸟在啼叫。 3. 笑持垂柳带:手里拿着柳枝,好像在戏弄着什么。 4. 争钓碧池鱼:争抢着去钓鱼,鱼儿游动在碧绿色的池塘里。 5. 竹影飞蝙蝠:竹叶的影子像飞舞的蝙蝠一样。 6.
秋雨 秋雨绵绵,花枝寒凉。帘幕高卷,鸟儿栖息。 蝶翅疲倦,寻找春天的芬芳。荷叶沾满露珠,晶莹剔透。 石池涨水,小径湿漉漉的,红色花朵稀疏。 无事可做,就让鹦鹉教人如何欣赏秋天的美。 白日掩上竹门
【注释】 岸柳:岸边的杨柳。拂:轻轻掠过。清泉:清澈的水。溪花:指溪边的野花。笑客船:似乎在笑着迎接客人的小船。萍:漂浮的草叶。疏:稀疏。风动钓:风吹动着钓鱼线,仿佛是在摇动钓竿。叶落鸟争蝉:树叶飘落而树枝摇曳,鸟儿在争夺树上的蝉。秋燕穿篱语:秋天的燕子飞过竹篱笆,好像在交谈。沙鸥贴水眠:沙洲上的大雁贴着水面休息。棹(zhào): 划桨。罨(yǎn)袖薄:指穿着薄衣的女子。罨:同“掩”,遮盖
一片烟霞里,群峰映碧天。 轻舟过层壑,飞鸟度前川。 野草迎春发,山猿傍树眠。 青松迷古道,系棹竹林边。 注释: 1. 一片烟霞里:形容景色如画,宛如仙境般美丽。 2. 群峰映碧天:形容山峰苍翠欲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 3. 轻舟过层壑:形容船只轻盈地穿过层层山壑,如同在云中穿行。 4. 飞鸟度前川:形容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穿过前方的河流。 5. 野草迎春发:形容春天到来时,野草破土而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注意抓住诗眼和关键性语句。“一片”二字点明舟行之广,而其处又“绿阴”环绕,可见诗人所处景色之美。“轻舟荡碧波”一句描绘了一幅水天一色,轻舟摇曳的画面。“林梢斜日淡”,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山半白云多”写出了晚霞满天的美景。“最怜明月上,双桨镜中过”,以写景收束全诗,以明月、双桨、镜中影为画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眼前美景的描绘
柳丝轻漾纱窗影。篆痕低绕云屏锦。风细晚烟晴。奁开宝镜明。 玉阶堆湿翠。露腻花如醉。帘卷曲阑低。月移林影迷
遥看碧瓦清光冷。粉墙东畔重门静。伫立倚回廊。惊飞两袖霜。 浮云倚宝鉴。淡影垂垂泛。漏尽晓风寒。倾低白玉盘
垂杨低蘸银塘,浮萍乍碎波纹细。一庭明月,满园清景,晚凉天气。石隙流泉,林梢坠鹊,微风徐起。看回廊曲曲,萧萧竹影,更深后、还凭倚。 团扇罗衣自乐,卷湘帘、画栏十二。水映疏星,阶凝白露,暗蛩鸣砌。银汉西斜,浮云渐远,碧天如洗。掩重门、小径归来,试问夕花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