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仪
【注释】: 寄兴:寄寓自己的兴致或情感。 孤雁云边叫,啼猿月下闻。 孤雁:孤独的雁群;孤雁云边叫:孤雁在天空中飞翔时发出的声音。 啼猿:猿猴的叫声。 月下闻:在月光下听到。 一声凄切调,寄意写回文:用一声凄切的叫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用文字记录这种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孤雁的鸣叫和月下的猿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孤雁云边叫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寄兴 - 释义: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 关键词:寄,兴 - 译文:《通过看破红尘来寻求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寄兴)。 2. 看破红尘淡外求 - 注释:看破红尘,指对世俗的名利看破,超脱尘世的纷扰。淡外求,追求的是超然物外的宁静和淡泊。 - 译文:看穿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看破红尘),转而在淡泊名利之外寻找心灵的宁静(淡外求)。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
【注释】 ①斋中闲居:在书房中闲居。斋,书房。 ②绿树侵檐竹绕庐:绿色的树叶儿已经长满了房屋的屋檐和周围的竹林。 ③萧然:形容清静幽雅。还似野人居:这副景象与隐士的居所相似。 ④霜棱梅吐千条白:指梅花在寒风中开放,花瓣像霜一样的白色。 ⑤露冷枫飞几叶疏:指枫叶因露水而显得更加寒冷,叶子稀疏。 ⑥雁阵冲寒过极浦:指大雁在寒冷的天气里飞翔,穿过了遥远的湖面。 ⑦雪花带雨落前除:雪花带着雨水从天而降
【注释】 1. 寄兴:寄托情感。 2. 倚筇:手执竹杖。筇,一种用竹子做的手杖。流水外,指流经山外的溪水。 3. 暮山青:傍晚的山色显得苍翠欲滴。 4. 芦:芦苇。 5. 荻(dí):一种水生植物,茎叶可食,也可制纸、编席等。一汀,指一片芦苇滩。 【赏析】 《寄兴》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两句“倚筇流水外,相对暮山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山水画面。诗人手执竹杖,站在流水之旁
注释:溪边的月亮在寒夜中发出声响,就像蚯蚓在叫唤;秋夜的镜子在夜里响起了虫鸣声。这凄凉清冷的月色和秋虫声让我思绪纷乱,心中充满了离别之痛、相思之情。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秋夜图景。首句“溪月号寒蚓”,以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溪边月光的皎洁明亮,以及它在寒冷的夜晚发出的声响。次句“秋镜响夜虫”,则通过秋夜的寂静与虫鸣之声,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两句诗通过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注释:宇宙浩瀚,没有界限,每夜闪烁着灿烂的星光。 经纬交织,环绕天地,没有边界,没有中心,是万物的中心。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星空图景。诗人以“太空浑不有”开头,表达了对宇宙浩瀚、无界限的惊叹。接着,用“夜夜灿星图”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璀璨夺目的星空,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星空之中。然后,诗人用“经纬罗天地”来形容天体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像经纬一样交织在一起,相互缠绕。最后
注释:潮汐的规律没有差错,在波涛中吐纳。 降舛关地气,呼吸运相通。 赏析:此诗描绘了海洋的壮丽景象和潮汐的神奇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斋中闲居 茅屋萧然静不哗,幽居何物作生涯。 数枝黄菊闲时酒,一炷清香醒后茶。 妙理细观如有悟,狂吟无意学名家。 寻诗写兴供吾乐,入夜梅梢桂月斜。 【注释】: 1. 茅屋萧然(xuā rán):简陋的茅草房屋。萧然,寂寞冷落的样子。 2. 数枝黄菊:几枝黄色的菊花。 3. 一炷清香:指点燃的一支香。 4. “妙理”三句:意思是说通过仔细观察可以领悟到道理,而不必刻意去学习别人。 5. 名家:名家
诗句解析 1 梦中游八极:这一句描绘的是诗人在梦境中遨游的景象,八极是指古代对四方极远之地的称呼,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无限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探求。 2. 醉里傲乾坤:此句表达的是诗人在酒醉之时,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态度,仿佛能够无视天地间的一切界限。这里的“乾坤”是对宇宙或世界的隐喻。 3. 觉悟浮生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一种清醒认识,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与世事的无常
【注释】 太空:天空。 云翳断:指天空云层消散,露出碧空如洗。 秋月:秋天的月亮。 心静知缘少:意谓心境清静时,对事物的认识就少了一些。 诗清为兴豪:意谓诗歌清丽优美就能引发兴致。 【赏析】 此诗以“太空云翳断,秋月一轮高”二句开篇,即写秋景,又点出季节。首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太空”“云翳断”,描绘了一幅秋空万里、云消雾散的明净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胸襟和爽朗乐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