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仪
【注释】 寄兴:寄托自己的兴致。 凿窍:指开凿山石,使之成为孔洞,引申为开辟思想、见解的门户。 至心:最真诚的心。 应物绝迎将:顺应事物而不迎逢迎合。 【赏析】 这是一首以“寄兴”为题的小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第一句点出“寄兴”,第二、三两句写诗人如何“寄兴”,第四句写“寄兴”的结果。从字面上看,“寄兴”二字似乎与前三句无关,其实不然,它正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注释】 陶靖节:指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县令。 松柏岁寒心:意即松柏的枝干经寒冬仍不凋零,比喻人的高洁品质和坚贞志操。 载咏:吟诵。 南山句:指陶渊明《归去来辞》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孔颜:指孔子、颜回。 乐趣深:指孔、颜二贤在贫贱时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所画,表现了作者超脱尘俗,淡泊名利,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全诗用典精当,意境深远,语言简练
【注释】 寄兴:寄托情怀。 阳精:阳光之精华,这里指月光。 星分日气光:指星光映照在月华之中。日气,即日光,“分”字有分割之意,此处指太阳的光辉被月亮分割。 至人:得道之人。凌倒影:指凌驾于水中的倒影之上。 夜夜:夜复一夜,即天天,年年。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夜晚明月高悬,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之情。首句“月射阳精耀”,以“射”字写出月光直射大地的景象
注释: 寄兴:寄托志趣。 剀切详明疏,尤传罪己篇:详细而明白的奏疏,特别传扬的是自责的篇章。 莫将轻进议,漫自訾前贤:不要随便发表轻率的批评意见,不要无端指责过去的贤人。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诗。作者借对友人的规劝,抒发自己对于政治上的一些见解。 “剀切详明疏”一句是说,朋友应该写一篇详细明白的奏疏,以表达自己的政见与志趣。在唐代,上书言事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尤传罪己篇”两句
注释: 1. 三读复性书:指反复阅读《复性书》,即《荀子·解蔽》中的一段话。 2. 艰深亦颇解:表示对这本书理解很深。 3. 感化策前修:指用书中的道理来启发教化前辈。 4. 一息勤无懈:指只要有一刻不松懈,就能保持勤奋不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学问的追求和对道德修养的向往的诗。诗人通过反复阅读《复性书》,深入理解其中的意思,并用书中的道理来启发教化前辈,表达了他对学问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注释】 寄兴:寄托情怀。福图:古代天文图中的天象,指星宿运行的位置。五十五:天象图上的星宿排列次序。环极:环绕北极星的星官。百神居:指天上的神灵居住的地方。“环”通“璇”。三纬:古代以赤道为经线,黄道、岁差为纬线的天球模型,称为“三纬”。三纬书:即《大衍历》,是唐初李淳风等撰的历法。《旧唐书·李淳风传》:“(淳风上言)请依周髀、宣夜之术,造算历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
注释: 1. 学探贤圣域:学习探求贤人和圣人的境界。 2. 秀节更能贞:优秀的品质更加坚定不动摇。 3. 天盖楼前月:天上的月亮高挂在楼阁前。 4. 长悬一片明:一直悬挂在空中,明亮如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月亮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赞美。诗人通过观察月亮的美丽和明亮,联想到贤人、圣人的品质,以及他们坚守信仰、不畏艰难的决心。同时,诗人也通过月亮的高悬和明亮
注释:紫阳的真老宿,在晚景中创造出幽深的源头。我被感慨所感兴,斋居的句子,后悔让枝叶繁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自咏其志趣。紫阳是作者的号,他以紫阳为号,意欲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晚景造幽源”,写自己晚年的心境,希望退隐林泉、远离喧嚣。“感兴斋居句,悔教枝叶繁”两句是说,自己的诗才本可以高洁清远,但因为早年过于自负而招致了祸患,如今悔之已晚
注释:寄兴于夏峰孙老人,继承宗派传授的学问。谢却蒲车诏,岁寒时节更显节操。赏析:此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孙的老人表达自己崇敬之情。孙老人在学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传承了祖辈的学问,让后世子孙受益。作者表达了对孙老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他的品格
注释:我的智慧达到极点,三天就能掌握;我的胸怀藏有万卷书籍。我追求真理,力求理解透彻,仰望企盼着石斋的庐舍。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智慧、真理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的博学多才和求知欲望。同时,也反映了他谦虚谨慎的品质。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