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仪
【注释】 寄兴:寄托心意。 光风霁月天:指天气晴朗。 画图明太极:指绘画的太极图案十分清晰,能显示阴阳变化。 雅爱:喜欢。 一溪莲:指莲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荷花以抒情言志,表达了诗人高洁脱俗、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全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首句“洒落心无累”,写诗人心境开阔,不为世俗所累,超然物外。“洒落”是洒脱不羁的意思。诗人在官场沉浮不定,仕途坎坷
注释: 闲居杂咏:在闲暇的时候写下一些诗作。 意可香初爇(ruò):意思是,心意可想的香气刚刚被点燃。 多情月照人:月亮多情地照亮了大地。 梦游非有待:梦中的游赏并不是有意为之的。 随意上牛津:随意地登上牛津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闲居在家,心情宁静,于是便拿起笔来写起诗来。首句“意可香初爇”的意思是:心中所想的香气刚刚被点燃。第二句“多情月照人”的意思是:月亮充满了感情
【注释】 迸下:落下。湘帘:指挂在屋外的竹帘。 匣:剑鞘。 寒气与秋清:寒风吹来,使秋天的气息更加清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首句写诗人在闲居时,湘帘飘落,月光洒满室内;次句写诗人静坐于月下烧香;三句写剑光腾跃于匣中,映出白色光芒;尾句写寒气逼人,使秋天的气息更显得清冷。全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寂的夜晚,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注释】 闲居杂咏:在空闲时间写的一些杂感诗。 雨后添诗兴,花前破笑颜:下雨之后,诗人的兴致更高了,看到美丽的花朵,笑得更开心了。 知音千古少,得趣一心欢:知音难寻,而能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很少。得到乐趣,心中充满了喜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下,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诗人通过雨后添诗兴和花前破笑颜这两个画面,描绘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
注释:我随意写诗千首,沉醉于酒中几杯。 在酣梦中唱歌邀请落日,向窗外的梅花索要微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抒发,表达了他在闲暇生活中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首句“适意诗千首”,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他认为诗是他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方式。次句“忘情酒几杯”,描绘了诗人在饮酒中忘却尘世烦恼,享受生活的情景。第三句“酣歌邀落日”,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下尽情歌唱的生活场景
【注解】 寄兴 - 指诗人借以寄托自己情感的题材。 安乐全高节,津桥听杜鹃 - “安乐”指“闲适”,“全高节”指保持高尚的气节。“津桥”即渡口桥梁,是诗人经常经过的地方。“听杜鹃”是指听到杜鹃鸟叫声。 清风千古在,观物到先天 - “清风”指自然之风,它从古至今始终存在;“观物”指观察万物,它能够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通过津桥时听到杜鹃鸟叫声而引起联想
注释:好鸟时常飞过我家门口,柴门每天都关着。苔藓青绿是因为雨水的滋养而生长,花儿盛开是因为黄莺在其间鸣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前两句“好鸟时时过,柴门日日关”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鸟儿时常飞过,柴门每天关闭。后两句“苔青从雨长,花闹任莺喧”描绘了村庄的环境,因为雨水的滋养,苔藓青绿,花儿盛开,鸟儿鸣叫。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注释:月落时,江水被白霜覆盖;夜深时分,浓雾卷起。 烟雾消散后,天气变得通红;海上的太阳犹如一轮红日。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的诗。诗人以“白”、“红”等色彩来描绘夜晚的景象,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通过“月落”、“烟消”、“海日”等意象,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山斗文章重”:指文章有如高山之峻峭,北斗之高耸,其文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渊源出子舆”:意谓文章的源流出自老子(李耳)。子舆,指老子。《庄子·天下》说:“老聃(李耳)……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遗文盈箧笋”:意谓遗留下的书简像竹笋一般堆积满了书箱。 “原道一篇书”:意谓《道德经》是一篇阐发宇宙和人类大道的文章。 【答案】 译文
【注释】 发几茎:头发稀疏。 典型:指榜样,楷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依然坚持读书学习的决心。前两句“一介书生耳,犹留发几茎”表明了诗人虽年事已高,头发稀疏,但仍然保持着年轻时读书学习的志向和决心。后两句“典型仍未坠,夕照晓村明”则描绘了诗人在晚霞的映衬下,依然清晰可见,这象征着他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