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
杨花曲和随园韵 其三 勾引诗魂欲上天,低飞又恋一溪烟。 玉门关外春难到,三月尖寒要裹绵。 - 诗句释义: - “勾引诗魂欲上天”:形容诗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能让人产生向往之情。 - “低飞又恋一溪烟”:描述燕子低飞,依恋着溪边的烟雾。 - “玉门关外春难到”:比喻玉门关外的春天难以到来。 - “三月尖寒要裹绵”:形容三月份的天气非常寒冷,需要裹上棉被。 - 译文: -
【注释】 ①失题:《诗经·小雅·北山》有“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之句。这里用它来表示诗人的心境是坚定而执着的。③针穿心上线:比喻用心良苦,锲而不舍。④镜中花:比喻虚幻不实的东西。⑤霞:指日出时天空出现的彩云。⑥消:消散、消失。⑦一点:指一小块。⑧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痛苦
注释:清澈的潭水可以映照出人的影子,儿童正用钓线在水面上理线。浑河天空中半空中落下,深浅的水谁能知道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失题”为题,实则不写景物,而是借景抒情。首句“潭水清堪鉴”,写水之清。潭水之清可与明镜相映,可见其清澈透明。第二句“儿童理钓丝”,写人之纯。童稚之童,天真无邪,他们正在用钓线在水边整理着钓鱼用的丝线。第三句“浑河天半落”,写天地之大。浑河水从高空中流下
【注释】 ①倾城色:倾国倾城,形容女子的美貌。②争时世妆:指追求时髦的打扮。③媒:媒人,介绍男女成婚的人。④对镜自丹黄:指自己照镜子画胭脂、画眉毛。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因貌美而不嫁,在媒人说合后仍自守贞操的故事。诗中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表现了主人公的自尊和不慕虚荣的性格。开头两句写其容貌之美;中间两句写媒婆为其说亲,她却拒不应诺;最后两句写她在镜中化妆,以表示对媒婆的不满
【注释】同调: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黄檗:即黄檗树,一种落叶灌木,皮可入药。万聋虫:形容声音之大。 赏析:此诗是作者失意时所写,表达了他对知音难求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渴望。 失题 其四 同调意难觅,知音近亦空。 鼓吟黄檗下,惊散万聋虫。 释义: 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却难以遇到;即使找到了知音,也常常因为一些误会而感到失望。 在黄檗树下弹奏乐器,声音之大,足以惊散所有的聋子。
【注释】对镜:对着镜子。各有得:每个人有自己所得。吟声:指读书声。窗隔:隔着窗户。幽意:深微之意。谁知:谁能知道。中庭:院子中央。奇石:奇特的石头。 【赏析】诗人以清雅之笔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庭院图,抒发了自己独享清凉之感
【注释】 “让市”:在苏州方言中,指说话。姑苏:今江苏苏州。麻柳:即《水浒传》中的鲁智深。髡(kūn)黄:剃去头发为僧。茶碧灯红:茶绿灯红,形容茶馆、灯会的热闹场景。围四座:四周坐满了人。圜桥:圆形的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苏州评话艺人的表演情景。评话是一种说唱艺术,它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元代和明代,到清代以后逐渐衰落。苏州是评话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评话艺人技艺高超
误市俚言其一 六代烟花霸业空,风流衣钵接吴宫。 延陵观乐真多事,何处携来郑卫风。 注释与解析: 1. 误市俚言:《误市俚言》是黄人创作的一首古诗,其中“其一”表示这是第一部分。 2. 六代烟花霸业空:这里的“霸业”指的是历史上的强盛时期,而“六代”通常指从周朝到宋朝的六个朝代。诗中表达了对这些时代辉煌历史的怀念或反思。 3. 风流衣钵接吴宫:这里的“风流”指的是当时的文化风尚和艺术风格
马蹄香吐绣鞋苔,薄命天生一例哀。 狼籍春魂消不尽,和烟和雨扑人来。 注释: - 马蹄香:形容马蹄的气味浓郁而芬芳。 - 绣鞋苔:指鞋子上绣有图案或花纹的泥土痕迹。 - 薄命:命运不好,人生坎坷。 - 狼籍:杂乱无章,形容春天的气息消散得很快,无法留存。 - 春魂:春天的生命力,也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情感、气息等。 - 消不尽:无法完全消除的意思。 - 和烟和雨扑人来:形容春天的气息与烟雾
【注释】 误市俚言 其三:指唐代诗人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俚言”即通俗的语言,“误市”即把市坊弄错的意思。 欲借鸣蛙问仕途:想通过蛤蟆的叫声来探听自己的仕途如何。鸣蛙是比喻,蛤蟆叫得热闹,就说明天气炎热,也说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心情都十分烦躁。 公馀多半弄樗蒲:在公务之余,大多玩樗蒲游戏。樗蒲是一种赌博游戏。 昨宵决牍殊风厉,三木囊头惊博徒:昨夜批阅文件时,态度严肃、严厉